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世界觀如何轉化為方法論

豐子義

2023年03月27日08:29    來源:光明日報

論及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二十大報告突出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之所以要突出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地位、作用,就在於世界觀與方法論是思想認識和行為方式的“總開關”。深刻認識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進而推進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合理轉化,這是新時代新征程理論與現實要求增強的理論自覺。

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相互關系,在理論上似乎並不費解,但在認識上還是需要作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就其基本原則而言,世界觀與方法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世界觀是人們對生活於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用一定的世界觀來看待、處理問題,便形成了方法論。沒有完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沒有缺少方法論的世界觀。但是,對於二者的一致,又不能進行簡單化理解。並不是有了某種正確的世界觀,就一定會形成相應的正確方法論,二者之間出現矛盾的情況也是常有的。如果二者完全一致或直接統一的話,那在現實生活中就不會出現教條主義、本本主義、主觀主義、機械主義等。如教條主義的錯誤就在於不管具體情況生搬硬套現成的原理、原則來處理問題,導致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僵化與簡單化,結果失誤於方法論。像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就是如此,生搬硬套馬列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原則,不能將其轉變為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法,結果給革命帶來巨大損失。因此,要使科學的世界觀真正變為科學的方法論,必須要有一個轉化。實現這樣的轉化,對於實際工作和現實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如何實現這樣的轉化?重要的是要使世界觀變為這樣一些獨特的具體形式,並通過這些形式或環節形成相應的方法論:

獨特的思維方式。作為哲學的世界觀,就其本質屬性來說,就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黑格爾也指出,“哲學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雖然是抽象的,但其影響和作用是巨大的,它往往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左右人們的思想、行為,影響社會發展進程。世界觀就是通過思維方式的確立和改變來形成特定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方法,影響人們的觀念、行為,進而影響社會發展的。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其核心觀點是實踐觀,實踐觀在其思維上就突出體現為實踐思維方式。與以往的思維方式不同,這種思維方式既不是用純客體的思維也不是用觀念論的思維來思考和處理問題,而是用實踐的思維來認識和改變世界,因而在方法論上引起一場革命,對人類社會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這種思維方式因其注重實踐,故能直接切合社會生活現實,對現實發展發揮其方法論功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立足中國發展的現實,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基本原理中國化時代化,創造性地提出了獨具特色的科學思維,如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証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這些思維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靈活應用,又是思維方式上的重大理論創新。如戰略思維作為一種綜合性思維,既需要系統性思維,又需要前瞻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側重於事物的普遍聯系,前瞻性思維側重於事物的變化發展,戰略思維就是二者的有機統一。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的具體運用和創造性發展。又如底線思維,講的是凡事都有“度”,不能隨意超越底線,一旦突破底線,事情就會發生質變。這種思維方法實際上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量變質變原理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通過這樣的創造性轉化,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不再僅僅是一些抽象的基本原理和原則,而是變為具體思考和研究問題的思維方式,從而成為切實指導工作的方法論。

獨特的理念。一定的世界觀往往是通過某種或某些理念來得以反映和體現的。特定的理念總是以內在的觀念性認知、價值追求、現實訴求、行為規范等來反映某種世界觀,因而是世界觀的集中體現。如在歷史上,歐洲中世紀的世界觀主要體現為神學的理念,人們的觀念、行為基本上受神學理念的支配,而近代社會的世界觀主要體現為理性的理念,理性觀念成為衡量和評判事物的准繩。不同的理念對於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中世紀的神學理念曾經使整個社會置於封建蒙昧狀態,不能完全說中世紀是黑暗的世紀,但至少是發展緩慢的世紀﹔而近代以來理性觀念的確立和弘揚,則創造了現代文明,促進了現代社會的形成和發展。可以看出,哲學對於社會發展的引導,主要體現為理念的引導。這就客觀上要求作為世界觀的哲學要轉化為具體的理念,再由理念形成具體的方法論。如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理論主題是人類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其主要內容是關於人的理論、人的哲學,這樣的世界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就主要是通過一系列新的理念來加以體現和發展的,像近年來先后提出的新發展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等,就是這種理論的具體展現和發展,滲透在具體工作中,就形成了相應的方法論。這些理念突出的一個主題、圍繞的一個核心,就是以人民為中心。這些理念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人的理論的升華和發展,而且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因而化為方法,對中國發展以至世界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新發展理念用高質量發展來代替高速度發展,這就要求在方法上必須重視教育、科技、人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人類為主體、以合作共贏為價值旨歸,這就要求在方法上堅持胸懷天下,善於用世界眼光思考問題、處理問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將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以往的“對象性”關系轉變為“生命體”關系,這就要求在方法上堅持綠色生產、綠色消費。

獨特的智慧。這就是要通過哲學智慧的發揮,使世界觀變為方法論。哲學不同於“知識”,不是具體科學。哲學基於知識而又超越知識,本質上是一種智慧。無論是西方哲學還是中國哲學,一般將哲學理解為智慧之學。馬克思也認為,哲學是“現世的智慧”。要真正發揮哲學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發揮世界觀的方法論功能,必須“轉識成智”。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是如此,不能僅僅將其看作是知識性的原理,更要看到它是一種理論智慧,充分發揮其方法論功能。在黨的一百多年奮斗史上,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重要的一條,就在於對馬克思主義的智慧性運用與發展。如果僅僅照抄照搬書本,中國就不會有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創,就不會有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就不會有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成功的背后,是智慧的存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所形成的許多理論、觀點和重大舉措,就是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又體現了自己的獨特創造,充分顯示了中國智慧,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這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是沒有先例的,在國外不少學者看來更是不可思議的,但中國的發展硬是打破了西方的洋教條,成功地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顯示出高超的智慧與創造。又如全過程人民民主,這是民主制上的一大發展創造。西方國家將民主制主要理解為選舉制、代議制、多黨制等,而中國在政治文明建設中,則對民主制給予新的理解與改造,通過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個環節有機地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全過程、全方位地體現了人民民主。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式”,在各方面都體現了獨特的理論智慧和實踐智慧,中國發展的奇跡就是這些智慧的結晶。要使黨和國家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使其充分發揮效能與活力。

可以看出,通過上述基本形式和環節的轉化,世界觀最終可以變為具體的方法論。明確這些中介環節及其作用,主要揭示的是世界觀轉化為方法論的機理,而要切實推進這種轉化,還需要作出重大的努力。如何推進這種轉化?原則說來,應當把握好以下著力點:

一是聚焦現實問題。世界觀向方法論的轉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理論切入現實的過程。正是在面向現實、回應現實的過程中,才產生了“方法”的需求,才有了方法論的探討﹔正是在回答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各種方法才會有的放矢。離開了現實,方法論隻能是空談或坐而論道。真正切實有效的方法,從來不是從一般原理、原則推演出來的,而是按照科學的世界觀在探討和回答問題中形成的。這就突出了問題研究。通過問題研究,可以使世界觀更好地切入現實、通達現實,實現理論與現實的密切結合,從而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問題研究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問題與方法之間有著內在的貫通。通常講,問題的提出就包含著問題的解決,因為真正的問題是客觀現實的,不是虛構出來的,問題的產生有其根源,找到了根源,也就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與方法。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一書中探討異化勞動的起源時,就從“異化勞動同人類發展的關系問題”來看待,認為“問題的這種新的提法本身就已包含問題的解決”。因為沿著這樣的問題思路走下去,自然會找到異化勞動的起源。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的復雜程度、需要解決的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給理論創新提出了全新的任務和要求。要增強問題意識,就要像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指出的,“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由於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是不斷變化的,故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也是不斷變化的,在其變化過程中,一方面是世界觀會不斷得到深化,另一方面是方法論會不斷得到完善。

二是強化主體創新、創造。要堅持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並實現其合理轉化,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這就要尊重規律、尊重科學。人在規律面前不是被動適應的,而是可以創造條件積極利用規律、科學來為自己服務。這就突出了主體的能動創造作用。要使科學的世界觀變為科學的方法論,必須充分發揮這樣的主體性。方法的效用程度、創新程度往往與主體性發揮的程度是一致的。敢於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於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這正是確立科學方法論以指導實際工作的內在要求。靠本本、靠條文,永遠不會產生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唯有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的前提下,勤於、善於思考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才有可能形成切實可行的方法。如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形成的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的方法、統籌協調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方法、試點先行與全面推進相結合的方法、全局與局部相結合的方法、統籌發展與確保安全相結合的方法等,就是在方法論上的生動創造,這在任何教科書中都是無法找到的。“變則通,通則久”,這也適用於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及其運用。為此,必須守正創新。科學世界觀的基本原則必須堅持,但其運用、發展則必須突出創新。守正與創新相輔相成,體現了“變”與“不變”的辯証統一,這也正是我們在世界觀與方法論問題上必須堅持的辯証法。

三是堅持正確的價值指向。確立什麼樣的世界觀與方法論,能否實現世界觀向方法論的合理轉化,與價值觀有著直接關系。堅持人民立場,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自然會排除偏見,尊重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並由此形成科學的方法論。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就是同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緊密連在一起的。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方法論也是如此。不能為人民造福、不能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方法都是毫無價值的。真正能夠有助於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的方法才是可靠、正確的方法。因此,隻有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切實堅持好、運用好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隻有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敢於直面問題、修正錯誤、自我革命、自我完善,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改進和完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作者:豐子義,系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系教授)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