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新時代文化建設系列談之五

阮東彪  顏旭

2023年02月06日08:27    來源:解放軍報

中華文明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黨的二十大報告著眼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明確作出了“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戰略部署。這一戰略部署不僅與發展面向世界的社會主義文化要求相適應,也與“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相呼應,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新遵循和新指引。

在人類文明的圖譜上,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在50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中華文明不僅滋潤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如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一樣,中華文明的發展也歷經坎坷磨難。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以農業文明為底色的中華文明在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華兒女在黨的領導下開始了祛病除塵、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推進,中國發展每前進一步,蒙在中華文明身上的塵埃就減少一分。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並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中華文明的復興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大事,它不僅打破了近代以來形成的“現代化等於西方化”的思維定式,打破了“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打破了“歷史終結論”的狹隘偏見,更打破了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東方從屬於西方”的人類文明發展格局。同歷史上依靠戰爭、殖民、掠奪走上現代化道路的西方文明不同,中華文明的復興,靠的是它的道義力量、價值力量,靠的是它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這對於一向自詡為“世界文明中心”“民主價值之巔”、鼓吹“文明優越論”“文明沖突論”的一些西方國家來說,是不能忍受的,“中國威脅論”“中國霸權論”等抹黑中國形象、歪曲中華文明的言論隨之甚囂塵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向世界講清楚中國是什麼樣的文明和什麼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不僅是事關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的文化命題,也是事關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拓展、人類文明新形態豐富發展的重大政治命題。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既面臨著新的戰略機遇,也面臨著新的風險挑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總體要求,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堅決貫徹落實到實踐中去。

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走過了不同於世界其他文明體系的發展歷程,也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中華文明蘊含的“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兼愛非攻”,以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不僅是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然而在當前的國際輿論場上,仍然存在著中華文明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問題。這既同一些人別有用心有關,也同我們不善於講中華文明的故事特別是故事背后的思想和“道”有關。文明的交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器物層面,第二個層次是藝術層面,第三個層次是思想和“道”層面。不觸及思想和“道”層面的交流,是不能觸及人的靈魂的。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把中華文明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提煉和展示出來,讓中外文明在思想互鑒、靈魂交流中激發共鳴。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文明的影響力不僅取決於標識是否鮮明、內容是否有魅力,也取決於是否具有強大的傳播力。當前,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我國的關注前所未有,但我們在國際上有時還處於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存在著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改變這種狀況,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必須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讓中國的聲音傳得出去、落得了地。要在優化戰略布局、集中優勢資源,繼續推動中央主要媒體走出去,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的基礎上,著眼網絡時代的傳播特點,更好把握國際傳播領域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趨勢,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新格局,採用精准傳播方式,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切實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自不同文明之間有了交往以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實現共同進步,就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路徑。中華文明正是在不斷對外交流中獲得了不竭的成長動力,才能長期屹立於世界文明之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同世界的聯系空前緊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影響、世界文明對中華文明的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中華文明要提高自身的影響力,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就必須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還要看到,中華文化是一個復合體系,既包括歷經數千年積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包括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堅定文化自信,既要把跨越時空、具有永恆價值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也要把具有超越國別、富有時代魅力的當代中國文化和當代中國價值觀念推向世界,讓世界不僅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認識當代中國文化的魅力。

習主席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不僅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創造“兩大奇跡”,引領中華文明走上了復興的光明大道,也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必須向世界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

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不僅打破了“現代化等於西方化”的迷思,更是走出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這裡面蘊含著數不勝數的故事,其中既有14億多中國人矢志實現民族復興的豪情壯志,也有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把國家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堅定執著。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就要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立足中國基本國情、反映中國人民意願、扎根中華文化沃土的新版。

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不僅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也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今天,我們要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就必須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既要向世界講清楚,一個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必將為世界發展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全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也要向世界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主張的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倡導的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可以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選擇。當然,也要講清楚,我們向世界介紹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輸出”中國模式,更不會要求別國“復制”中國的做法,而是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發展。隨著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中國“走向何處、能走多遠”的問題。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就要釋疑解惑、回答好這些問題,讓國際社會全面、客觀、理性地看待和認識中國的發展。既要講清楚中國未來發展走向,介紹中國共產黨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擘畫、對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堅定信念,說明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會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發展的志向不動搖﹔也要講清楚我們當前所面臨的逆全球化思潮和各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不僅是阻礙中國發展的風險挑戰,也是阻礙世界發展的風險挑戰,世界各國必須攜手尋求解決之道。同時,還要講清楚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有信心、有意願、有能力和各國攜手克服未來發展中出現的風險挑戰,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與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