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夯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張超超

2023年01月11日08:27    來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是我們黨結合時代發展主題、總結歷史經驗、分析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完整准確全面把握“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的戰略意義、科學內涵和實踐路徑,大力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集聚人才第一資源、激發創新第一動力,筑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深刻認識和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辯証統一關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民族復興和百年變局的制高點上,首次對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謀劃、系統部署,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未來發展大勢的深刻洞察與把握。協同配合、系統集成三者高質量發展,對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教育是基礎、科技是動力、人才是主體,三者辯証統一。科技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縱觀人類文明發展歷程,引領世界發展中心的轉移,總是與人才中心的轉移、科學中心的轉移相生相伴。高質量的教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科技進步提供人才保証﹔高素質的人才和各方面科研成果,又為發展更高水平的教育質量提供堅強保障和有力支撐。三者相輔相成、彼此促進,唯有把三者緊密結合起來,統籌安排、協同發展,才能發揮出最大效能。

實現強國目標,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實力、人才是保障。面對當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唯有佔領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才能避免受制於人。科技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競爭,人才競爭的本質是教育競爭。我們要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重大應用需求為牽引,一體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邁上新征程,我們必須把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先手棋”抓實抓好。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人才繼往開來、團結奮斗。新征程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在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后繼有人。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從歷史上看,強國發展之路都與發達的教育體系有著密切關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深化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的認識,以更高遠的歷史站位、更寬廣的思路視野、更深邃的戰略眼光,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建立健全現代化教育體系,努力培養出更多滿足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的各類人才。

教育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享受優質公平的高水平教育,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熱切期盼。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具體實踐。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持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使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科技自立自強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奮進新征程,我們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科技自立自強的極端重要性,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戰略支撐。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當前,我國對一些尖端技術還沒有完全實現自主可控,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面臨著“卡脖子”局面。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隻有堅定不移加強自主創新,牢牢將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才更加安全、更為可靠。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格局中孕育著新機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當前,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就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我們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以科技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全面塑造競爭新優勢。

我國制度優勢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依靠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成功實施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取得諸多輝煌成就。奮進新時代,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一場深刻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變革,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努力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凝聚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磅礡力量。

人才引領驅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隻有重視人才、用好人才,黨和國家事業才能不斷發展,中華民族才能贏得未來。

從黨的歷史來看,我們黨從建黨之初就堅持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黨組織裡來,團結和支持各方面人才為黨和人民事業建功立業,為奪取革命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撐。新中國成立后,黨更加注重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接續投身黨的偉大事業,寫下了波瀾壯闊的動人篇章。踏上新征程,我們必須傳承好、發揚好黨的優良傳統,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引導廣大人才繼續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服務人民。

從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來看,人才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大局的關鍵位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需要來看,人才是實現共同富裕、民族復興的重要保障。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人才是關鍵因素。要按照建設人才強國戰略部署,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著力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書記)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