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落實大食物觀應積極問技“未來食物”

龍文進 王晶晶

2023年01月06日08:24    來源:光明日報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730.6億斤,比2021年增加73.6億斤,增長0.5%,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遠超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准線。我國糧食生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欣喜之余更要看到,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增長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居民對美味多元、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的食物需求日益增加,這已經對食物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由於城鎮化和經濟增長,耕地面積保護面臨更大的壓力,為了滿足人們對營養健康和多樣化食物的需求,我們的食物生產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從耕地資源向全方位、多途徑的食物資源拓展,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全方位開發食物資源,多途徑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在這種大食物觀的思路下,“未來食物”大有可為。

“未來食物”主要是指為了滿足人類對食物的高品質及多元化需求,在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氣候、自然資源依賴的基礎上,利用合成生物學、腦科學、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細胞培養、基因編輯、智能制造等顛覆性前沿技術,生產加工而成的更健康、更安全、更營養、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續的食物。“未來食物”的生產及資源利用方式變革了傳統的食物生產制造加工模式,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保障食物安全、實現可持續的食物供應,目前已被視為保障未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未來食物基於科技創新的植物工廠、藻類工廠、動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工廠、人工合成等新型食物生產方式,高效生產糧食、蔬菜、肉、澱粉、油脂、蛋白質和功能性營養素等食物。典型代表是人造肉,即人工制造出來的,而非通過養殖動物獲得的肉,主要包括植物蛋白肉(植物肉)和細胞培養肉(細胞肉)。人造肉起源於荷蘭,2013年荷蘭科學家利用干細胞技術成功培育出全球首塊實驗室牛肉。與動物肉相比,人造肉能夠有效控制其營養成分,避免傳統肉類中的病毒疫情。人造肉具有低熱量、低碳排放、高蛋白轉換效率的特點,既可以緩解畜牧業帶來的資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水污染、森林和草原破壞等環境壓力,也可以緩解食物短缺,滿足人們對動物福利的關注,還有利於人們的健康營養。目前人造肉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規模化生產不足,價格高於傳統肉類,產品口感還有待改進,消費者認可程度不高,但是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另一方面,未來食物注重對可食昆虫、可食花等食物新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從而從源頭上提高食物的多元化和可持續性,保障食物供給。例如,昆虫存在於全世界20億人的傳統飲食中,可食種類超過3000種。可食昆虫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且易為人體所吸收,還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等特殊作用,因此可食昆虫的營養價值高,是優質的蛋白和能量來源。同時與養牛等傳統肉類生產相比,昆虫的飼料轉化率高,排放的溫室氣體相對較少,氨氣也很少,對土地和水的需求也明顯減少。作為未來食物和飼料的蛋白質來源,昆虫的生長過程生態友好,對地球造成的傷害遠遠小於肉類的消費。因此,昆虫養殖可能提供一種可持續的食物生產方式,但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仍然是採用昆虫作為食物來源的一個主要障礙。

總的來說,探索“未來食物”是落實大食物觀的重要途徑,有利於緩解資源與環境壓力,推動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食物安全,促進居民營養健康。未來食物的發展取決於科技,這涉及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基因編輯等多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要求從單一生產環節的創新轉變為全產業鏈的鏈條式交叉融合創新。同時也要加強對未來食物的安全評估和監管體系建設,加大對未來食物的宣傳和教育,引導消費者認可和接受未來食物。這些,既要積極探索也要徐徐圖之。

(作者:龍文進、王晶晶,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