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讀懂“人口規模巨大”的優勢紅利與壓力考驗

樓俊超 賈華強

2022年11月24日08:1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讀懂“人口規模巨大”的優勢紅利與壓力考驗

   【聚焦中國式現代化②】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口問題放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把人口問題作為推動改革、謀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出發點。特別是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向著“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邁進的具體表現。

   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其規模將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縱覽世界各國追求現代化的歷程,18世紀下半葉,英國以千萬級人口開啟現代化﹔20世紀后,美國以上億級人口逐漸領跑現代化。站在新的時代浪潮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始終以人的現代化為價值原點,把時空的壓縮性和發展的持續性、結構的全面性和要素的協調性結合起來,致力於實現超大人口規模的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超過8億,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對於我們來說,實現超大人口規模的現代化,必須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要具有自己的特點。需要看到,“人口規模巨大”既是壓力與考驗,也意味著優勢與紅利。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要始終從“人口規模巨大”這個最大國情出發,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首先,要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隨著時代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斷發展,要聚焦百姓急難愁盼,統籌做好收入分配、就業、社保、醫療、教育、住房等各方面工作,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續。其次,我國人口發展出現了一些顯著變化,既面臨人口眾多的壓力,又面臨人口結構轉變帶來的挑戰。面對“十四五”時期社會結構、社會關系、社會行為方式、社會心理等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要著力在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完善全覆蓋、可持續的社保體系上下功夫,特別是要緊緊扭住人們普遍關切的“一老一幼”問題,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再次,新征程上,隻要每個人干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就能向前再推進一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經濟社會的更好發展,歸根結底要激發14億多人民的力量。要充分發揮人民創造偉力,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讓人民同享人生出彩的機會,同享與祖國和時代共同發展的機會。

   二是使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超過8億。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具體表現。縱觀全球,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嚴重,社會撕裂、政治極化、民粹主義泛濫,教訓十分深刻。在各國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某些后發國家依賴資源優勢實現了經濟騰飛,但卻落入了“資源詛咒”陷阱,最終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某些國家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后發優勢迅速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卻被鎖定在全球價值鏈低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長期徘徊不前。在新時代的中國,我們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改革之間找到平衡點,實現了我國經濟實力的歷史性躍升,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8萬元人民幣,正在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從結構看,我們擁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絕對規模為世界最大。未來,還將以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型勞動者、農民工等為重點,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從趨勢看,我國推動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通過持續完善分配制度、改善收入分配結構,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從舉措看,繼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擴大人力資本投入,完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技術工人待遇,使更多普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

   三是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既為我國應對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回旋余地,也為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巨大潛力和強力支撐。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涵蓋了經濟總量、市場容量、產業體系、人力資本等多個方面,這些優勢的疊加發揮,讓中國經濟更具韌性和活力。當前,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依托超大規模市場潛在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的能力。未來,一要堅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用好超大規模市場這個寶貴的戰略資源,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為市場主體營造長期穩定的良好發展預期,在高質量發展中推動共同富裕。二要進一步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改善我國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三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推動各國各方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不斷為全球發展繁榮注入新活力與正能量。

   (作者:樓俊超,系浙江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賈華強,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