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從道理學理哲理解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大國博弈與未來世界:歷史哲學視域中的國際關系》評介

林建華

2022年09月26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新著評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把握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高度,提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論斷。人們對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著各種各樣的詮釋,可謂仁智俱見。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世界歷史逐步從各國分別的歷史演變為各國聯系和關系愈益密切的歷史,並呈現出不同的國際關系和國際格局。在國際關系和國際格局中,各國扮演著下棋者和棋子的角色,且這種角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時,各國的博弈是一種客觀存在,大國的博弈更是對未來世界走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作為一部拓新之力作,北京師范大學韓震教授撰著的《大國博弈與未來世界:歷史哲學視域中的國際關系》(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22年6月版),從歷史哲學的獨特視域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際關系和國際格局建構的應然和實然,中國與未來世界互動的基本態勢,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等方面進行了深刻思考和理性研判,力圖揭示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背景下國際關系和國際格局演化的道理學理哲理。該著作的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以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証法作為國際關系研究的基本遵循

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歷史進程。在這一進程中,總是會出現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標識著人類社會的未來走向。作者認為2020年以來的歲月將會在未來書寫的世界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最近這幾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大變局,就是正在發生重大演變的國際關系和國際格局。國際關系、國際格局同時構成了世界歷史的多彩畫卷。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視域中,“世界歷史”是一個重要概念,“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是一個重要命題。在國際關系、國際格局中,有著形形色色的影響因素,其最重要的主體則是國家。國家之間的關系是處於競爭狀態還是處於合作狀態,既是變幻莫測的,也是有節奏有規律的。作者指出,世界歷史從來不是按照人們的善良願望發展的,而是社會矛盾運動特別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矛盾運動的產物。唯物史觀仍然是當今時代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最為深刻的方法論。歷史不能改變,但可以做假想的推理。對國際關系以及建基於其上的世界歷史的認知,總是交織著理想主義的“應然”和現實主義的“實然”,在一定意義上,唯物辯証法就是要把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辯証地綜合起來。以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証法為基本遵循,就在歷史的尺度上講清了國際關系和未來世界是什麼樣態、為什麼是這樣的樣態的哲理。

以在對立統一中透過現象看本質作為國際關系研究的基本功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矛盾。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當今國際形勢的主要特征是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蕩。在當今世界歷史的棋局上,各種力量交互作用演繹著紛繁復雜的活劇,使得當今時代變亂交織,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在人類社會大系統中還有一個個子系統。這一個個子系統與社會大系統和其他子系統處於普遍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之中,並不斷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世界歷史的深層運行機制,正存在於這種社會大系統及其內在的合力運動之中。作者以南北分野、東西論衡、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競爭為題,用三章的篇幅系統論述了當今國際關系、國際格局的對立統一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首先表現為南北力量對比的變化所導致的南北關系的變化,北方發達國家極力維護對南方發展中國家的支配地位,而從大歷史觀來看,南北發展的鴻溝則是一定會填平的。作者認為,考察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競爭、較量或融合發展,同樣需要用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歷史視角來探察。曾經比“西方”先進得多的“東方”在經歷了沉淪之后正在走向復興,西方的“文化帝國主義”正在走向終結,世界的中心正在從西方重新回到東方,東西方文化差異和“此消彼長”達到一定的平衡態,就將迎來文明交流交融的前景。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在人類還沒有實現徹底解放之前,社會主義就有其存在的理由,社會主義運動就是一種現實的力量。作者指出,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探索不斷取得成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擊碎了“歷史的終結”和“華盛頓共識”的迷夢,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在對立統一中透過現象看本質,就在思辨的尺度上講清了國際關系和未來世界是什麼樣態、為什麼是這樣的樣態的學理。

以保持戰略清醒、戰略自信和歷史自覺、歷史自信作為國際關系研究的基本素養

即使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地緣政治角力也是觀察國際關系和世界歷史走向的重要窗口。從中國的立場和角度看問題,中美博弈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因素和變量。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始終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被拱衛的中心。而從綜合國力的變化來看,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特別是數字經濟競爭中,發展中國家中發展最快、最穩定的是中國。由於中國的歷史傳統、人口、文化和社會制度等原因,在美國看來,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威脅了美國的霸權,美國已經把“與中國的戰略競爭”視為“21世紀的標志性特征”,如何擊敗中國成為美國兩黨“少有的共識”。從發起中美貿易摩擦到制造台海緊張局勢,美國的瘋狂舉動來自美國的焦慮。作者指出,如果在中美博弈方面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寄希望於美國幡然醒悟,根本就不符合唯物史觀。世界又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作者提出,越是在這樣的歷史關頭,越需要保持戰略清醒、戰略自信和歷史自覺、歷史自信,把握歷史主動,我們既要敢於斗爭,更要善於斗爭﹔既要掌握斗爭的節奏和烈度,更要使斗爭的結果向著有利於中國發展、有利於世界和平的方向轉化。面向未來,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和推進國際局勢新發展最具人道主義情懷的積極回應、正確回應。這既是歷史哲學的根本主題,也是我們面對當今國際格局和未來世界時的理性訴求。保持戰略清醒、戰略自信和歷史自覺、歷史自信,就在“一起向未來”的尺度上講清了國際關系和未來世界是什麼樣態、為什麼是這樣的樣態的道理。

(作者:林建華,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