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馴化與農業起源

李水城

2022年09月13日08:14    來源:光明日報

農業產生前,人類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距今一萬二千年到一萬年間,由於氣候變化與人類進化發展,人類社會進入農業的起源階段。全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的高峰期在距今2.1萬年到1.5萬年期間。冰期結束以后,人類社會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體現在文化方面,如石器標准化、宗教儀式出現、社會網絡系統擴大,還包括農業出現以及其后定居社會的出現、陶器等各類加工工具的出現。

人類從漫長的狩獵採集社會開始進入馴化農業階段時,經歷了一場重要的變革,即“廣譜革命”形態的出現。其生態學解釋是:人類從以往利用“k-選擇資源”(大型動物,增長潛力有限,過度利用將導致資源枯竭)轉向“r-選擇資源”(小型物種,潛在產量高,不會因開採而導致資源枯竭)。氣候的變化使諸多大型動物滅絕或改變活動范圍,人類不得不在漁獵採集之外尋求新的更穩定的食物來源。

何謂“馴化”。以選擇為先決條件,導致動植物生長和繁殖被人類活動改變,在動植物與人類之間發展出的一種共生關系,就是“馴化”。而通過能動生產獲取的食物數量超過一個社會所需食物的一半以上,馴化的動物已不再被限制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的范圍之內,這樣的量化程度才能說是進入馴化階段。

人類對植物的馴化是一個非常緩慢、復雜的過程。首先是野生種作物的栽培和獲取,之后才能進入真正的馴化階段。而包含有部分馴化作物和需要系統耕耘的谷物生產系統的出現,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馴化。馴化的標志是什麼?以大麥為例,野生形態的大麥具有防衛性、擴散性,馴化形態的大麥防衛性消失,尺寸變得較大,生長比較穩定且具有同步性,自身授粉迅速萌芽,這是從形態學看待農作物的馴化過程。

馴化及農業起源的探索與實踐。歐洲學者早期對農業和馴化產生的理論探索是“農業帶狀分布說”。該理論認為,從極地到熱帶,依次分布極地獵人、游牧群體、犁耕農民、游牧+狩獵採集民族、熱帶種植者+狩獵採集民族。20世紀以后,植物學、遺傳學和農學開始探索農業起源,蘇聯科學家瓦維洛夫對植物學、遺傳學和植物種群研究作出巨大貢獻。在植物分類和分布的基礎上,他描繪總結出7個馴化中心,包括熱帶南亞中心、東亞中心、西南亞中心、地中海中心、埃塞俄比亞中心、中美洲中心、安第斯(南美洲)中心。但植物學的結論並不能解決真正意義上的作物馴化和農業起源問題,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考古學的介入。

英國著名考古學家柴爾德最早提出“新石器革命”的理論。農耕的出現、家畜的飼養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點,而這個轉折點發生在近東地區,因此這一地區是探討農業起源的重要地區。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初,多學科綜合研究逐漸成為農業起源的基准研究方法。美國考古學家麥克尼什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在中美洲進行考古發掘與研究,他認為在農業的初始階段並未伴隨出現定居村落、陶器、磨光石器等被柴爾德列為“新石器革命”的基本要素。因此,麥克尼什提出農業的起源並非一場革命,而是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

世界上的七個馴化中心。通過考古學的發現、研究和不懈探索,我們已經可以確定在世界上一共分布著七個重要的馴化中心,包括亞洲西部兩河流域、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薩凡納地區、北美、中美、南美,以及中國的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等。亞洲西部兩河流域,包括西面的黎凡特地區與東面的扎格羅斯山地,都是非常重要的農業起源地區,尤其是地中海東部沿岸的黎凡特地區。該區域原產野生大麥、一粒小麥。麥類的馴化譜系,通過在近東地區大量的考古學、植物學、遺傳學、基因學的研究,發現是從一粒小麥到二粒小麥,再馴化到六粒小麥。農業在近東地區出現以后向外擴散,呈現出向西北方歐洲波浪式的傳播,這一過程大概經歷了5000余年時間。非洲地區的農業是從黎凡特南部沿地中海進入尼羅河下游河谷的,但是非洲本身也有本土農業,主要出現在撒哈拉沙漠南面的薩凡納地區。非洲本土農業的品種以珍珠粟、高粱、非洲稻為代表。美洲地區馴化的農作物種類非常豐富,可以佔到我們今天食物種類的60%,對世界作物品種的構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南瓜、玉米、馬鈴薯、向日葵、花生及豆類作物都來源於此。東亞地區的農業發展主要在中國境內。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主要馴化作物是水稻,湖南南部道縣的玉蟾岩和江西萬年的仙人洞遺址對研究稻作農業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在道縣玉蟾岩遺址發現了最早的水稻籽粒,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1.8萬年至1.6萬年左右,同時還出土了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陶器。距今1萬年左右,長江中下游地區水稻種植已經相當普及。20世紀70年代,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也出土了大量水稻籽實及種植水稻的農具。黃河流域及中國北方旱作農業區也是重要的馴化中心。旱作農作物粟的祖本植物是今天我們在各地都能看到的狗尾草,黍的祖本應該是當時在北方地區生長的一種野生黍。油料作物大豆也是東亞地區馴化的重要農作物。北方地區的考古遺址不少出土有碳化的黍、粟、大豆、大麻。除此以外還有一個馴化中心,即東南亞及大洋洲地區。該地區處於熱帶海洋的島嶼,人們大量食用塊莖作物,如薯蕷、芋頭等。

根據以上考古新資料,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農業的起源並非局限於世界個別地區,而是在世界若干分散地區獨立產生出特有的作物品種。而農業革命通常被認為是從狩獵—採集社會向定居農業社會的轉變。

馴化及農業的影響。地球上生長約200000種可食用的植物,其中2000到3000種曾被人類作為食物利用,200種曾被人類馴化。地球有70%的耕地種植谷物,谷物為人類提供的熱量佔50%。但農業並非人類向往或情願的生產方式,完全是人類在一種外力作用下迫不得已的變革。一些學者對此抱有負面看法。但是,馴化畢竟是人類發展的歷史大趨勢。人類歷史上從事狩獵—採集活動的階段完全依賴大自然,而馴化活動以及農業的誕生使得人類從單純依賴自然界供養轉向主動創造和索取,使得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發展。正如阿爾溫·托夫勒所指出,農業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三次巨大浪潮的第一次。距今4500年前后,人類進入早期國家階段,正反映了馴化與農業誕生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

(作者:李水城,系北京大學教授、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