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博物館+元宇宙:文化數字化轉型孕育新業態

劉曉燕 張樂樂

2022年08月08日08:1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文化評析】 博物館+元宇宙:文化數字化轉型孕育新業態

據媒體近日報道,北京文化論壇發布《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提出新業態引領構建數字化發展新格局發展趨勢,強調北京游戲動漫、文旅文博等領域積極探索元宇宙應用場景,推動業態的虛擬化、沉浸式、數字化發展。

疫情之下,博物館遭受巨大沖擊。各大博物館紛紛開展線上觀展,走上“雲端”、數字化轉型也為博物館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今年3月,來自全國50家博物館、高校的60位館長、學者聯名發布《關於博物館積極參與建構元宇宙的倡議》,呼吁博物館與時俱進,積極與元宇宙相融合,“讓自己和藏品在元宇宙裡活起來”。我國博物館也從“倒逼上雲”到主動擁抱新興技術,從數據上網到積極主動參與構建元宇宙,推動文化產業新業態形成。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個虛擬數智人“艾雯雯”發揮了虛擬人物形象生動和共情的優勢,成功“破圈”,吸引大量粉絲關注。

按照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做的界定,元宇宙是整合了多種新技術產生的下一代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和數字孿生實現時空拓展性,基於AI和物聯網實現虛擬人、自然人和機器人的人機融生性,基於區塊鏈、Web3.0、數字藏品/NFT等實現經濟增值性。在社交系統、生產系統、經濟系統上虛實融生,每個用戶可進行世界編輯、內容生產和數字資產自所有。

從1992年科幻小說《雪崩》最早提出“元宇宙”概念,到“第二人生”等游戲的初步呈現,元宇宙成為博物館發展的理想場景,虛實融生營造的沉浸式互動體驗,使以往嚴肅、“高冷”的博物館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元宇宙讓博物館沉浸式互動體驗呈現出新的狀態。元宇宙所構建的沉浸式的交互場景體驗,通過全景視頻、圖像和全程直播等動態方式,結合文物產生的時空環境、文化生態、生活習俗等背景資料,實現文物時空場景接近人性和真實的全感官的再現,營造出全新的沉浸式體驗,讓文物“活起來”。

湖南省博物館運用三維影像制作技術,結合AR、VR技術再現了宋朝人的“慢生活”,巴黎博物館利用HoloLens 2“復活”已滅絕物種,推出沉浸式展覽,在增強現實中展現已滅絕的動物,為殘缺或是消逝的過去進行“虛擬的修復”,將人們帶回到歷史長河中感受時代的輝煌與沉寂,傳遞文化的力量。運用“非線性”的敘事特征,實現主體在元宇宙中的自由切換與跳轉,形成沉浸式的互動體驗。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推出約40萬件虛擬展品,與熱門游戲夢幻聯動,通過虛擬展品二維碼將藏品導入到游戲中,在不同平台和場景中轉換,突破了博物館本身的空間限制,吸引跨領域受眾的注意力,推動文化的廣泛傳播。

隨著兩者融合愈加深入,元宇宙技術的兩面性對於博物館發展的影響同樣不能忽視。元宇宙與博物館的結合超越了產品數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務人性化,在NFT(帶有數字典藏品屬性的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的溯源、確証技術的加持下,博物館數字藏品不再止步於數字孿生,而是成為唯一化、稀缺化、不可替代化、不可分割化的本體。此時,藏品數字化與數字藏品之間的鴻溝並非隻依托技術的差異,藏品的信息內容逐漸掙脫了載體的束縛,也形成了本體歷史積累的消逝。

需要指出的是,博物館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並非一片坦途。一方面,元宇宙概念本身是立足於新興技術的合理想象,在現實實踐中如何跳脫出“網絡化”“智能化”的邊界走入真正的元宇宙的世界,仍存在一些爭議﹔另一方面,博物館的文物具有非凡的獨特性與稀有性,虛擬化的訪問是否會導致人們所擔心的“靈韻消失”?由此,博物館更應堅守公共屬性,利用數字化更好地進行文化繼承和發展。

(作者:劉曉燕,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張樂樂,系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研究生)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