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生產收入大大增加,村裡設施不斷完善

數字鄉村建設讓農民更幸福(網上中國)

王晶玥

2022年08月05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數字鄉村建設讓農民更幸福(網上中國)

用物聯網監控作物生長、智慧物流將花卉送進城裡、用手機通過服務平台咨詢農業問題……日益普及的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改變和重塑著鄉村生產生活。在廣大農村地區,數字化給鄉村面貌帶來新變化,助力農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借助手機輕鬆干農活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王泗鎮涌泉村,插滿晚稻的田地裡綠意盎然。村民鐘艷萍正使用手機APP查看地裡的作物長勢。哪塊地有病虫害了,收到系統發布的預警信息后,隻要跟著導航找過去就能實施“救治”。

一個手機APP憑啥這麼科學精准?鐘艷萍說:“農田裡裝上了物聯網探頭,土壤情況、空氣濕度、溫度等信息傳到大邑縣數字農業服務平台,技術人員再根據數據指導我們。”此外,種子播撒、作物施肥也能通過服務平台預定無人機代為操作。借助手機,農民完成農活更省力。

夏橙熟了,賣個好價是橙農關心的事。市場收購價如何?電商銷售價和市場批發價怎樣?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三峽柑橘產業大腦”利用大數據為臍橙產銷各環節的價格走勢提供“市場晴雨表”,怎麼賣更劃算一目了然。

數字農業服務平台、“產業大腦”……這些管理手段正是大邑、秭歸作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的創新成果。2020年,包括大邑、秭歸在內的100多個區縣被列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兩年來這些試點“開花結果”,數字化的農業模式逐漸成型:耕、種、管、收等環節與物聯網、無人機遙感等新技術相結合,田間管理更加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

靠一部手機、一個系統輔助農業生產,同時還意味著農民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步伐不斷加快、農民日益接納數字化的生產方式。6月,人社部公布了18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出現“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的身影。浙江工業大學文化與法制研究中心主任石東坡指出,該職業既是農業技術員的“升級版”,又是數字化服務的“專辦員”,是數字化、網絡化、產業化融入鄉村經濟的必然,也是農村農業積極擁抱數字化的體現。

蒜農做電商生活有滋有味

在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卜集鎮,90后“新農人”張金鵬的大蒜加工倉裡一片忙碌,工人們正麻利地給蒜頭剪杆、裝袋、稱重。4年前大學畢業后,張金鵬返鄉做起了電商,專門銷售家鄉種植的大蒜。“初期,生意慘淡,每天就一二十單。發現拼多多平台上的教學社區后,我每天晚上學習、白天實踐。摸索一個多月就日銷上千單了。”張金鵬說,隨著交易量上升,他的加工區從自家小院搬進了2000平方米的倉庫,工人也由他的父母和姐姐擴大為一支由130多名周邊鄉親組成的團隊。

“快遞+電商”融合發展的模式已在卜集鎮趨於成熟。小蒜頭搭上電商快車,當地蒜農的生活有滋有味。“為扶持電商發展,我們一要增加利潤,二要降低成本。”卜集鎮副鎮長陳文康說,商戶反映快遞貴,他們就請縣郵政管理局與快遞公司洽談,將大伙的快遞拼車處理﹔商戶需要場地,鎮政府便牽頭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電商模式大大縮短農產品的流通鏈路,穩定了收購價格,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電商企業需要工人,有力拉動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電商留住了大批年輕勞動力,照顧老人孩子也更方便。”

有專家認為,數字鄉村不是簡單地將技術運用於生產生活,更是以數字技術為手段,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轉變,進而促成農業農村轉型升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霍鵬認為,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能夠催生出兼具高生產率、強預測性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生產系統﹔社會服務數字化使高質量公共服務盡可能覆蓋到農村地區,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數字鄉村建設近年來受到高度重視。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此后《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有關政策文件印發,有力促進數字鄉村建設駛上快車道。

線上平台提升鄉村治理效率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年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7.6%。此外,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截至“十三五”末,全國行政村通4G比例超過98%,5G加速向農村地區覆蓋,基本實現農村城市“同網同速”。

得益於鄉村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數字鄉村建設滲入鄉村生活的眾多場景。以前,辦事要到村委會走一趟,現在,不論辦理醫社保還是宅基地審批、臨時救助,在線上服務平台反映,就有相關人員負責跟進。過去看病就醫要長途跋涉到縣城大醫院,如今有了遠程醫療就診服務,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家診療。數據多跑腿、村民少跑路,辦事效率更高、生活更舒心。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一頭連著村民,一頭連著政府﹔一邊是通過數字化服務享受新生活的村民,另一邊是使用數字化手段進行鄉村治理、更好服務大眾的政府。村民逐步適應數字化,也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鄉村數字化治理新體系的建設。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李道亮說,“互聯網+政務服務”已初步實現全國49.2萬個村民委員會信息集中匯聚,各類“網上辦”“掌上辦”“快捷辦”APP和線上服務平台有效提升了基層鄉村治理效率。

日前在浙江德清舉辦的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上,有專家分析,鄉村治理的最終落腳點在於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建設數字鄉村的根本也在於惠民利民。當下,數字化正在賦能鄉村治理,讓農村更宜居,讓農民生活更便利。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