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 婕
2022年08月04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開欄的話
2022年行至下半程,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備受全球矚目。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
在世界疫情形勢復雜多變,全球經濟風險挑戰增加的背景下,下半年中國經濟怎麼看、怎麼辦?本報從今天起推出“中國經濟蹄疾步穩”系列報道,聚焦部分海內外關切的經濟熱點問題,展現中國經濟發展的亮點和趨勢,一起更好地讀懂中國經濟。
人流攀升,票“券”給力。在京郊、雲南、海南等地,景區“排隊”、酒店“滿房”的情形再現,暑期游客多起來。
淡季不淡,產銷兩旺。汽車市場強勢反彈,6月乘用車產銷增長超四成。企業生產節奏快起來了,居民購買熱情漲起來了。
貨暢其流,需求改善。6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02.63億件,創下年內新高。連接買賣雙方、供銷兩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活起來。
眼下,越來越多行業領域走出了低谷、回升向好,不斷匯流、壯大中國經濟的向上之勢。
今年以來,面對異常復雜困難的局面,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經濟迎難而上,千行百業、企業商戶、萬家燈火共同詮釋強勁韌性和發展潛力。
極為不易,經濟大盤穩住了
回望過去半年的發展曲線,中國經濟發展極不尋常,成績來之不易。
1月、2月,經濟恢復整體好於預期,各方面指標穩步增長,為一季度平穩開局打下基礎。
3月、4月,生產經營不暢,部分指標深度下跌,尤其是4月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
5月、6月,主要經濟指標從降幅收窄到轉向,積極變化明顯增多,推動二季度GDP實現正增長。
其間的波動,顯然與復雜演變的國際局勢和跌宕反復的疫情沖擊直接相關。多重壓力和挑戰之下,中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上半年GDP增長2.5%,再次展現強大韌性。
“我國經濟克服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尤其是二季度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穩住了經濟大盤,成績來之不易。”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說。
作為一個經濟體,中國頂住壓力實現了正增長﹔算算方方面面的國家“大賬”,向好的態勢鮮明。
——夏糧豐收,工業回升,服務業恢復,產業運行企穩。掂一掂麥穗,是沉甸甸的分量。今年夏糧總產量14739萬噸,在歷史高位上再增產,為全年經濟托了底﹔工業運行經歷短暫下降后重回增長軌道﹔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6月上升至61%。
——投資發力,消費升溫,出口爬坡,市場需求回暖。放眼神州大地,“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加快推進,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2.9%﹔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轉正”﹔出口在世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之際,仍創下上半年13.2%的增速。
——物價平穩,就業好轉,收入增加,民生保障改善。琳琅滿目、鮮翠欲滴,正是果蔬鮮嫩好時節。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明顯低於歐美國家8%以上的漲幅水平﹔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3%,快於經濟增速。
復蘇中的中國經濟引發不少外媒關注。“中國及其市場已成為金融動蕩的避難所和全球經濟的巨大希望。”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發文稱。
穩中求進,經濟發展取得新成績
“疫情最嚴重那會兒,隻想把產能保住,隨著形勢好轉,可以騰開手把延時的訂單做上來,現在生產經營一切回歸正常!”
金明是江蘇一家小型制造工廠廠長,今年以來的生產形勢,讓他一度很緊張。但是回頭一盤點:工廠一天沒停工,老員工都留了下來。“得益於疫情防控精准化,穩經濟舉措到位。”金明說。
面對異常復雜困難的局面,中國果斷應對,既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又堅持不搞“大水漫灌”,推動政策靠前發力、加力,助“中國號”穩健前行。
直面市場主體需求,留住經濟發展的“青山”——
“幫我們留住熟練工,迎接訂單旺季到來。”在廣東省廣興(中山)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李結芬點贊2.2萬多元的穩崗返還資金。
1.6億多戶市場主體,是中國經濟最寶貴的財富。從穩崗返還、緩繳社保費、實施組合式稅收優惠,到貸款貼息補貼、物業房租減免……密集出台的紓困舉措,幫市場主體“緩口氣”、減負擔、渡難關。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定辦好自己的事——
熙熙攘攘,精品薈萃。不久前,第二屆消博會如約而至,迎來61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個品牌齊聚。“中國為全球企業提供巨大市場機遇。”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漢密爾頓說。
加快修訂出台《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專項政策﹔扎實推進高標准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今年以來一系列動作,彰顯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錨定高質量發展的定力與信心。
縱然形勢復雜多變,中國經濟穩中求進,取得新的成績。
半年來,新動能成長壯大——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0.2%﹔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制造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8%,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綠色轉型持續推進——清潔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速,高質量發展再添動力、添成色。
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5月8日,上海。全球美妝巨頭歐萊雅宣布在中國市場設立首家投資公司。“我們見証了中國的發展並受益於此。”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說。
6月20日,浙江平湖。跨國農產品巨頭嘉吉公司的首個風味糖漿創新生產基地宣布落戶於此。“我們在中國發展的決心沒有改變。”嘉吉中國區總裁劉軍說。
投資看的是長遠。縱使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綜合實力增強,大國經濟韌性強勁。經濟總量超過110萬億元,擁有全球最大的5G網、高鐵網、高速公路網,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讓實體經濟底盤更穩。特別是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逾14億人口、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更是增加了應對風險挑戰的底氣和信心。
發展潛力巨大,創新升級動能澎湃。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9.8%。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產業轉型、消費升級、區域協調發展、城鎮化深入演進,都意味著發展機遇。引江補漢、深中通道、“東數西算”,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有力支撐中國經濟的“穩”和“進”。
調控能力提高,政策效能持續提升。應對疫情等重大沖擊,中國宏觀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適度,不預支未來。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還有相當大發揮效能的空間,增值稅留抵退稅上半年已超過1.8萬億元,退稅規模還將繼續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將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拉動就業和消費,更大激發市場活力。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回升關鍵窗口,三季度至關重要。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當務之急,是抓住時間窗口和關鍵節點,通過奮力挖掘潛能,不斷拉近潛在經濟增長和現實經濟增長之間的距離。”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認為。
咬定青山不放鬆!堅定辦好自己的事,定能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力爭實現最好結果。2022年下半場,加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