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培育打造“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優秀教師隊伍

宋東霞 劉暢

2022年07月07日08:18    來源:光明日報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有世界一流的大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業賦予高校的戰略使命和歷史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於‘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這是新時代高校教師發展的根本遵循,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努力方向。

1、傳承紅色基因,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傳承紅色基因,堅守紅色陣地,擦亮政治底色。“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高校堅定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一批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勇爭先的開路先鋒、事業闖將。傳承紅色基因,堅守紅色陣地,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毛澤東同志在陝北公學第二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提出送給陝北公學的第一件禮物就是堅定不移的政治方向。高校要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和國際交流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常態化長效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強化高校教師理論武裝,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守好紅色陣地,實現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價值追求。高校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在教師引進、考核評價、評獎評優等各環節把好政治關、師德師風關,充分發揮好教師黨支部的政治功能,以黨建促育人,引導教師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全方位擦亮政治底色。

心懷“國之大者”,堅定“立德樹人”,踐行育人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引用了毛澤東同志為陝北公學成立時的題詞:“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黨和人民同樣需要一大批這樣的先鋒分子”。這是對高校教師傳承紅色基因,心懷“國之大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根本宗旨的殷切期望,也是高校教師始終不渝的理想和信念。高校應教育引導廣大教師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充分發揮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自覺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創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文化淵源和思想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真正達到對學生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作用,使聽黨話、跟黨走成為廣大學生青年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繼續優化教師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抓好教學團隊、創新團隊建設,抓好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全方位助力學生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2、扎根中國大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麼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高校作為學術創新、文化傳承的中心,必須教育引導廣大教師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積極探索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應積極引導廣大教師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扎根中國大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立足於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和文化傳承的偉大實踐、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偉大實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的偉大實踐、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新時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實踐,在全面、系統、深入地進行理論闡釋和理論概括的基礎上,總結新思想,提煉新觀點,提出新假說,建立新方法,構建各學科完備的理論體系和研究范式。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推進學科交叉融合,鼓勵和支持廣大教師跟蹤世界學術前沿,扎根中國大地,圍繞重大技術創新和偉大社會實踐,開展基礎研究、高精尖技術攻關和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搶佔學術高地和創新高地。以深化改革為動力,鼓勵和支持教師既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又要腳踏實地,深入一線,開展廣泛的調查研究和技術實驗,將理論知識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實現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方法創新,不斷升華理論、豐富思想,在構建以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為核心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過程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完善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才培養規律的育人體系。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中心和重鎮,教師是構建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才培養規律的育人體系的核心要素。高校必須引導廣大教師立足中國實際,構建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和育人體系,構建與各學科自主知識體系和各類人才培養規律相適應的知識圖譜。其中,本科生的培養要強化教師樹立“以本為本”“以本為基”的理念,在拔尖人才培養和交叉學科人才培養上下大功夫﹔研究生的培養要強化教師樹立“以研為峰”的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在研究生招生、培養和學位授予各環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層次人才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積極鼓勵和引導廣大教師扎根中國大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深化課堂教學、書本理論的同時,帶領學生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每一個脫貧攻堅村落、每一個疫情防控社區、每一個技術攻關實驗室……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把實驗做在現實需求中。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用自身的所看、所聽、所思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感悟黨的百年奮斗偉大成就,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內涵和精神要義,培養家國情懷,提升專業本領,鍛煉品質意志,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展現青春風採。

3、繼承優良傳統,堅持“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繼承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毛澤東同志在陝北公學第二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提出送給陝北公學的第二件禮物就是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黨在創辦正規高等教育的歷程中形成了優良的傳統,體現出崇高的精神。“延安五老”之一吳玉章先生“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改革先鋒許崇德“學而言憲六十載,身以傳道三千徒”,把一生奉獻給新中國的法治事業﹔時代楷模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教書育人、敢為人先,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回首過往,眺望前方,高校要弘揚“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開展“榜樣的力量”學習活動,深入宣傳教師隊伍中的大師、名師、楷模,發揮好師德榜樣的引領示范作用,引導青年教師向老教授老專家學習,激勵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涵養師德匠心、修身自律、坦蕩心胸,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爭做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時代楷模。“想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要把學生培養成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高校教師就要自覺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艱難歸國后,在艱苦的條件下帶領科研團隊開拓進取,取得“兩彈一星”的歷史性突破﹔人民教育家衛興華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研究現實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時代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急難險重第一線,無數中青年教師、留學歸國青年學者挺身而出,關鍵時刻靠得住、頂得上,自強不息、迎難而上、甘於奉獻……他們都是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杰出代表,是社會尊重的楷模、世人效法的榜樣。高校要通過專題教育,通過研學、聯學、講學等方式,組織全體教師專題培訓,打造進步青年、黨員先鋒成長的大熔爐,搭建廣大教師想成才、真干事、干成事的舞台。鼓勵廣大教師始終牢記初心使命,秉持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勇挑重擔、苦干實干,涵育廣大教師愛黨愛國的赤子情懷、甘當人梯的奉獻精神、厚德修身的師者風范、嚴謹治學的扎實作風,做學生的才學之師、德行之師、信仰之師,成為“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

(作者:宋東霞、劉暢,分別系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助教)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