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

邵彥敏 李靜

2022年07月04日08:32    來源:光明日報

【讀史札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耕讀”是安身立命和治家的根本之道。早期儒家傳統尊“勞心”賤“勞力”,孔子在回應“樊遲請學稼”時表示:“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焉用稼?”(《論語·子路》)他認為講求禮義才是君子之選。孟子提出:“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孟子·滕文公上》)不過,當時也能看到不同情況,《說苑》記載,“曾子衣敝衣以耕。”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的曾子,不得已而力耕於泰山之下。顏回也曾親自參與耕作,據《庄子·讓王》載,顏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

后世儒家的價值觀念逐漸從“焉用稼”轉變到對“亦耕亦讀”的追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耕讀觀念適應社會發展而不斷變遷與拓展。“耕”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生產勞動,且可以擴展為事稼穡,豐五谷,養家糊口,以立性命﹔“讀”也不僅僅是傳統四書五經的學習,而是指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到了漢代,人們開始把耕讀相兼的教育思想加以強化。經學家鄭玄,“家貧,客耕東萊,學徒相隨已數百千人”,與學生一起力行耕讀相兼的生活。《后漢書·袁閎傳》有“以耕學為業”之語,其中的“耕學”暗喻文人應如耕者般勤於學問。《晉書·隱逸傳·朱沖》中提出:“好學而貧,常以耕藝為事。”朱買臣“負薪讀書”、倪寬“帶經而鋤”,都是代代相傳的勸學勵志典故。

三國時期,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西晉學者皇甫謐“居貧,躬自稼穡,帶經而農,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徐苗“少家貧,晝執鉏耒,夜則吟誦”。范隆“隱跡不應州郡之命,晝勤耕稼,夜誦書典”。范宣“家至貧儉,躬耕供養”。東晉陶淵明“逃祿而歸耕”,辭官歸隱過著耕讀生活,“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顏之推強調要教育子女“知稼穡之艱難”,認為“斯蓋貴谷務本之道也。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他在《顏氏家訓》中指出,隻有通過農業勞動來體會人生,才能做好官、當好家。士大夫如果不了解農業,不參加農業勞動,會“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隨著顏之推等倡導耕讀思想的流傳,耕讀教育對於維系家業的意義家喻戶曉,耕讀傳家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唐代也不乏耕讀的事例,如時人有詩雲“儒翁九十余,舊向此山居……但有子孫在,帶經還荷鋤”。到了宋代,耕讀教育逐漸走向鼎盛。“耕讀”二字聯合,並作為專詞應運而生。宋仁宗實行勸耕政策,耕讀教育成為當時重要的教育理念。蘇軾就曾自稱為識字的耕田夫,陸游的詩中也有“頹然靜對北窗燈,識字農夫有發僧”之語。時人認為耕讀不僅可以科舉入仕,改變命運,而且可以明人倫,正家風。如《李氏長春園記》曰:“人生天壤間,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有園池台榭可以日涉,有賢子孫誦詩讀書,可以不墜失家聲,此至樂也。”朱熹亦對耕稼非常重視,在《勸農文》中指出:“大凡秋間收成之后,須趁冬月以前,便將戶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凍令酥脆……”蘇轍有“般柴運水皆行道,挾策讀書那廢田。兄弟躬耕真盡力,鄉鄰不慣枉稱賢”之詩句,表明其家已有耕讀傳統。南宋人舒邦佐的傳家訓詞中,有“后世子孫,優必聞於詩禮,勤必苦於耕讀”,也帶有耕讀傳家的意思。元代理學家鄭玉曾寫過《耕讀堂記》,借夸贊鮑生提出“耕田以養其親,讀書以修其身”的志向,並強調如果人人皆盡耕田之力,皆有讀書之功,則人情自厚,風俗自淳。

明代詩人徐勃有詩雲,“半榻暮雲推枕臥,一犁春雨挾書耕”,恰到好處地把“耕”與“讀”結合起來。明末清初理學家張履祥在“耕讀教育”思想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認為,士人以耕為恥,“隻緣制科文藝取士,故競趨浮末,遂至恥非所恥耳”。他很重視“耕”與“讀”的結合,提出無論為農為士者,均須耕讀相兼。耕則力耕,學則力學,須知“讀而廢耕,飢寒交至,耕而廢讀,禮義遂亡”。思想家顏元重視“習行”,要求學生學習農學知識,認為勞動能“治心”“修身”,“君子之處世也,甘惡衣粗食,甘艱苦勞動,斯可以無失矣”。理學家孫奇逢在《孝友堂家訓》中言及“樊遲問稼”時,對子孫提出了“不有耕者,無以佐讀者”的觀點,寄望子孫以耕讀傳家。耕讀結合的教育不僅拓寬了教育的社會基礎,促使讀書人自食其力,同時也成為培養其品格、磨礪心性的重要方式。

清末名臣曾國藩始終將耕讀教育作為治家的根本,強調“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他指出“耕讀之家,謹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故教諸弟及兒輩,但願其為耕讀孝友之家,不願其為仕宦之家”。曾國藩強調:“吾家子侄半耕半讀……其拾柴收糞等事,須一一為之﹔插田蒔禾等事,亦時時學之。”這表明當時“耕讀傳家”不僅把農耕勞作納入教育的范疇,而且把生活起居和日常禮儀等也納入教育的內容。

(作者:邵彥敏、李靜,均系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吉林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