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認知規律探究

楊芷英

2022年06月16日11:01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原標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認知規律探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大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認知過程是心理過程的起點和基礎,有其特有的規律,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理論教育,作用於人的認知過程。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認知規律的尊重不僅是對大學生的尊重,也是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懷。因此,研究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規律,有助於按照規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有效性,完成鑄魂育人的特殊使命。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的心理過程

  認知是行為的先導,人的行為受認知的支配。認知是個體認識世界的復雜心理活動,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注意等心理過程。作為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智力活動,認知是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地反映客觀事物特征及內在聯系的心理活動,也是人腦對信息的加工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認知過程中,包含著四個相互聯系和銜接的心理過程,即感知過程、注意過程、同化過程和順應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大學生隻有經過這四個階段的認知發展,才能最終完成認知過程,將社會意識轉化為個體意識。

  感知過程。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看,外界信息首先進入人的感覺器官。感覺是人腦的機能,是獲得信息、形成觀念的基礎,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以感覺為開端的。知覺以感覺為基礎,是對感覺信息的整合及解釋。知覺所反映的是事物個別屬性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對客觀事物的完整映像。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大學生對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大多是從感知過程開始的。即通過感官感知教育者發送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並傳遞到大腦神經中樞接收、處理信息,在大腦中形成感覺記憶,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保留到信息貯存庫中,直到它們受到注意並得到進一步的加工。

  注意過程。注意是意識的一個屬性,是伴隨著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外界信息進入人腦的門戶,是對刺激的有意識關注。隻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得到人腦的進一步加工。注意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想被教育對象所接受,就要善於運用聲音的變化、鮮艷的色彩和精美的畫面等吸引大學生的無意注意。同時,通過引導大學生的有意注意,保持注意的專注與集中。注意在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具有重要的選擇功能、維持功能和加強功能,有助於提高大學生認知活動的強度與效率。

  同化過程。同化是指認知主體把環境刺激因素納入已有的認知圖式中,使之成為自身的一部分,從而豐富和改變原有的認知圖式。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認知圖式,當個體與新的環境不相適應時,就會有意識地進行認知調整,將環境中的新刺激與原有認知圖式信息通過分析、比較、評價進行整合和取舍,使認知圖式不斷豐富,從而增強對環境的適應性。這一過程,即是個體的同化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大學生的同化過程就表現為把教育者傳遞的信息納入認知圖式中,經過認知圖式的整合與取舍,轉化為個體可能接受的信息。

  順應過程。順應過程指認知主體進一步接受新的知識和信息,繼續進行認知調節和觀念融合,最終改變原有的認知圖式,以適應特定環境的過程。順應是質變的過程,是認知圖式的重建與調整,表現為認知發展的一種新的平衡。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就是主客體間實現平衡的過程,也就是大學生依靠自身的認知活動汲取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促進認知不斷發展的過程。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規律及其有效運用

  認知規律是心理規律在認知過程中的必然反映。揭示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認知規律,有助於遵循認知規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實效性。

  遵循主動建構規律,發揮主體作用。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大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不只是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過程,而是一種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這一過程需要遵循主動建構規律,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教育過程,使其認知圖式不斷接受新的信息刺激,進而實現由“同化”到“順應”,最終達到與環境平衡的狀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大學生當作具有選擇意願和接受自由的能動個體,選擇貼近大學生生活世界的教育內容和大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回應大學生的思想困惑和現實關切。同時,還要倡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提高大學生道德判斷、價值選擇和自主發展的能力,引導大學生自覺把社會意識納入認知圖式中進行整合,通過分析、理解、比較、抽象等思維過程豐富原有認知圖式,促進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升華和道德發展。

  根據感官協同規律,刺激感官聯動。感官作為個體接受信息的器官在知識獲得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在感知事物過程中,如果多種感官同時被激活,可以大大提高感知效果,促進思維過程的進行。根據感官協同規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依靠圖像、色彩、聲音等多種形式,將抽象深奧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轉變為生動形象的感官信息,刺激大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產生感官聯動,以達到啟發思維、提升認知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還可以豐富教育形式,通過案例教學、情景再現、角色扮演、社會調查等形式,增強體驗性、互動性、參與性,使大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使思想政治教育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入腦入心。

  把握認知平衡規律,引發認知沖突。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人的知識、態度、觀點、信念等認知因素構成了整體認知結構,當人的認知因素出現沖突時,就會導致心理上的緊張感和壓抑感,成為心理內驅力,促使個體設法減輕和消除這種不協調狀態。這個過程就是態度、觀念的轉變過程。認知平衡規律揭示了追求認知平衡是個體的內在心理需求,而出現認知沖突則是實現認知平衡的內在動因。根據認知平衡規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不要回避矛盾、害怕沖突,而要設法引起大學生的內在矛盾,促使其深刻反思,以改變原來的態度、觀念,實現認識上的飛躍和升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適度的問題情境有助於引發大學生的認知沖突,激活質疑精神和探究意識,達到新的認知平衡。質疑是一種認知沖突,這種認知沖突有助於促進大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深入思考,激發探索精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索。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為導向開展教育,通過“提出問題情境——引入認知矛盾——造成認知沖突——產生心理壓力——進行認知調節——實現態度轉變”等一系列認知轉變過程,引導大學生聚焦現實問題,探討解決方案,獲得態度的轉變和認知的深化。

  運用情感激發規律,加大情感投入。情緒是有機體反映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態度體驗。情感是在情緒基礎上形成的,在人的心理過程中,認知是情感產生的前提和基礎,但情感對認知也具有重要影響,情緒情感可以加強或削弱人在認知過程中的感知力、理解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判斷力,從而加強或抑制認知功能。比如,當大學生處於積極情緒狀態時, 其大腦的感受力就會增強,神經反應活動敏銳、活躍,感知、理解、想象、判斷能力提升,從而有助於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反之,消極情緒狀態則不利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同時,情緒情感對信息接受具有選擇和過濾作用。面對同樣的信息,在不同的情感狀態下,往往會做出截然不同的感知和理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導致認知偏差。可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積極的情緒情感可以深化認知、強化意志,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

  大學生正處在情感豐富的人生階段,在參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情緒情感,使認知過程染上情感的“色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於用積極情感感染學生,做到情理交融、將心比心,對教育對象傾注真情、真愛與真心,喚起教育對象的積極情感,促進思想共鳴與觀念認同。

  強化內化外化規律,實現知行合一。內化與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疇。內化是指社會意識向個體意識的轉化,是社會倡導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規范轉化為個體內在的過程。外化是指教育對象的內在思想和個體意識轉化為外在的實際行動的過程。內化外化規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對象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是認知與行為、內化與外化的辯証統一。這一規律要求大學生把社會意識和道德觀念內化於心,再通過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外化於行。其中,內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內化就沒有外化。同時,外化是內化的目的和歸宿。隻有將內化與外化相統一,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達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因此,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規律,要以踐行為歸宿。這就要求強化社會實踐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讓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工廠車間、社區軍營、田間地頭、弄堂小院,讓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最生動、最火熱的地方認識國情、豐富閱歷、磨煉意志、增長才干,更好地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實現知行合一。

       (作者系首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視閾下當代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研究”(項目號:20VSZ072)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