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提升中國核心術語國際影響 加快構建中國話語體系

袁 軍

2022年04月19日08:24    來源:光明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並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當前,國際傳播“西強東弱”格局仍未根本改變,國際話語權主導地位依然由西方發達國家把控,提升國際傳播能力任重道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將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擺在突出位置,為推進新形勢下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指明了方向。

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時不我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揭示了提升國際話語權是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現實需求和意義所在。

話語是人類言語表達的載體,是人類傳播信息的工具。但是,話語並非只是人類思維、信息與行為的承載物。法國學者米歇爾·福柯的話語理論認為,“話語即權力”。話語的外在功能,就是“對世界秩序的整理”。因此,誰掌握了話語,誰就掌握了對世界秩序的主導權,也就掌握了“權力”。

國際傳播能力,直接表現為一定國際話語權的掌控,而話語權的基礎則在於一套特定的話語體系。

話語體系是一定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狀態和文化傳統的綜合表達,是反映民族傳統、時代精神的思想理論體系的外在表達形式,蘊含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密碼、價值取向、核心理論,決定其國際話語權的強弱。中國故事能否講好,中國聲音能否傳開,關鍵要看我們的話語外國人是否願意聽、聽得懂、能接受。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輿論斗爭日益激烈。中國的對外傳播之所以常常出現“失語”“失聲”現象,根本原因是我們還沒有一套反映中國人理解結構和思維方式特點,同時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話語去解釋中國、說明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加快”二字凸顯了這一問題的緊迫性。應對西方的話語霸權,加快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形成與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切實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是我們理應擔負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峻和迫切的使命與責任。

核心術語是中國話語體系的重要支撐

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如果將話語體系比作一幢思想的大廈,那組成這座大廈的磚石就是概念和范疇。話語體系不是單純語詞的簡單堆砌,而是有理論支撐的、有具體內涵的概念或范疇的有機組合,概念與范疇在話語體系構建中發揮著基礎作用。

術語是概念和范疇的語言標記,其中一些處於中心地位、起主導作用的術語我們稱之為核心術語。中國核心術語是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以詞或短語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核心詞,體現著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和理解結構。

一般而言,人們在接受新的知識觀念時,總是傾向於運用已有的經驗來理解未知的問題。比如我們在學習外來理論和思想時,是按照中國人的理解結構和思考方式來理解外來東西的,並基於自己的文化傳統背景和理解結構,把外來的思想理論進行消化、轉化。對於國外、西方民眾了解中國來說也是如此。

術語是構成話語體系的表達方式的符號,是構成話語體系中鏈接思想的關節點。它正是我們運用已有知識,特別是本民族的知識概念來理解外民族問題,傳遞本民族思想的基礎工具。做好核心術語概念的挖掘、闡釋、翻譯和表達工作,可為中國話語體系奠定基本的知識框架與語義基礎。

以“融通中外”理念增進國際理解與表達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時,強調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這為我們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指明了基本路徑。

就“融通中外”的“中”而言,要秉持“不忘本來”,突出民族特色、中國風格。中華民族發展的文化積澱、國家進步的歷史進程,為中國話語體系的構建賦予了深層意蘊。在浩蕩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各學科傳統領域形成了數量豐富、具有學科知識價值的術語,其中不乏很多核心術語。以經濟史學術語為例,在《食貨志》與《通典》中,就形成了一系列的經濟史學術語,如食貨、輕重、平准、均輸等,涵蓋了中國經濟的農業、手工業、商業等各個部門。這些由中華民族創造構建,並構成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基礎概念,是世界理解中國的一把鑰匙。

“融通中外”的“外”字,提醒我們要注重“吸收外來”。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以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強大的經濟實力,在話語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定義了一系列基本術語,形成了很多基本概念,業已成為社會生活的基本詞匯。我們一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對於特定概念擁有解釋壟斷權,並借機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強加於人。另一方面,我們要尊重話語體系構建的自身邏輯和發展規律,堅決不走僵化封閉的道路。相互滲透與影響是語言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漢語中,許多外來術語已經融入中華思想文化並且由中華民族賦予了新的含義或理解。比如“民主”“革命”等,都是近代以來首先由日本學者以漢字為基礎,結合西方先進觀念,構造出的現代詞匯。漢字文化通過日本和西方文明有了很好的融合,中國的實踐又賦予了這些詞匯以新的內涵。與此同時,許多源自中國的詞匯也在融入其他民族的詞匯中。以英語為例,目前《牛津英語詞典》中大約包含120個含有中文淵源的詞匯,一些詞語如“guanxi(關系)”等,以直譯拼音形式被收錄。還有諸如“add oil(加油)”這種完全以意譯形式收錄的詞語。另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反映中國理念的詞語也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業已成為世界廣泛接受的概念和表達。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基於中國獨特傳統和現實語境,基於中國自身歷史和現實規定性的思想理論體系,對包括西方術語在內的原有概念范疇進行再定義、再解釋、再表達,實現融通中外、美美與共的“大同”境界。

(作者:袁 軍,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核心術語國際影響力研究”〔21&ZD158〕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