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深化新發展階段擴大內需的認識

王 微 王 青

2022年02月09日08:18    來源:經濟日報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增長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驅動經濟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發揮強大國內市場優勢,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有效擴大和更好滿足國內需求,才能不斷暢通國內大循環,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質量,才能有力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構筑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擴大內需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這標志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構建安全、可控、富有彈性和韌性的經濟體系,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市場資源這個優勢,並且不斷鞏固和增強這個優勢,釋放內需潛力,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形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雄厚支撐。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內需表現出不同以往的階段性特征,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擴大內需的主要動力從投資需求轉向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擴大內需的側重點也隨之轉變。

我們說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就是既要發揮內需對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又要在增強創新引領和推動綠色發展的基礎上,更好發揮內需對優化要素配置、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用。具體來看,完整內需體系應該具備以下特征:一是全領域,就是要實現對投資和消費、商品和服務、區域和城鄉的全覆蓋,使各類內需成為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的大系統,有效暢通國內大循環﹔二是全周期,就是要遵循消費規律,針對消費者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階段,科學研判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特點及趨勢,培育、激活、壯大消費,提升消費對擴大內需的主導作用﹔三是全環節,就是要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不斷優化和暢通社會再生產過程,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消費與投資良性互動,提升經濟體系整體運行效率﹔四是全要素,就是要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突出創新引領,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完善資金和數據要素市場功能,增強新要素對擴大內需的支撐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發展階段堅持擴大內需,既要“有效擴大”,又要“更好滿足”,二者是相互協同促進的關系,也是相互遞進增強的關系。

“有效擴大”更多體現在“量”的擴張上,“更好滿足”更多體現在“質”的提升上。在新發展階段,我們不僅要打破投資和消費的瓶頸、堵點,推動內需在量上實現有效擴張,而且要在內容、載體、手段、理念和匹配度上實現投資和消費的質的提升,有效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有效擴大”更多面向目前被抑制的內需,“更好滿足”更多面向創新發展催生出的新市場和新需求。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通投資和消費領域存在的堵點、斷點,充分釋放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同時要適應新的消費趨勢與特征,引導投資方向,不斷培育壯大消費新的增長點,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

“有效擴大”是手段途徑,“更好滿足”是最終目的。通過改善收入分配、完善社會政策、提高創新能力等,增強擴大內需的質量和效率。立足增強投資和消費的協同性,通過提升內需供給的質量和水平,形成投資和消費、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動態優化適配機制,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內需增長具有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

進入新發展階段,更好擴大內需,關鍵在於增強消費對投資的牽引和拉動作用,依靠有效投資來滿足並創造消費需求,實現消費和投資的良性互促。總的來看,我國內需增長具有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

與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消費升級具有很大潛力。預計到2025年,我國最終消費率將達到60%左右﹔“十四五”時期,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將穩定在60%以上﹔服務消費將成為居民消費的主要增量來源,預計未來十年年均增長9%。盡管商品消費將逐漸從以增量擴張為主轉向以存量結構調整為主,但滿足置換升級需求的市場規模仍然很大。

同時,我國消費創新發展的動力十分強勁。人口年齡及家庭結構變化促使消費需求不斷細分。預計到2030年,“銀發經濟”規模可達20萬億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將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拓展內需增長空間﹔數字技術的普及應用也將給消費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在消費升級和創新發展的牽引下,相關的投資需求潛力將進一步釋放。文化娛樂、醫療衛生、健康食品等滿足服務消費和升級類商品消費的產業投資空間巨大﹔改善城市群和都市圈互聯互通的交通基礎設施、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滿足綠色發展要求的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等投資需求旺盛﹔提升城鄉居民教育、養老、托育需求的公共服務領域投資也將進入新的擴張期﹔在大型城市和都市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租賃住房、改善性住房需求等領域依然具有投資潛力。

關鍵是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

當前,有效擴大內需依然存在難點、堵點,面臨體制機制等方面的障礙。

適應消費升級和創新發展要求的供需動態平衡尚未形成。突出表現在供給和需求、投資和消費、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動態適配機制、協調分工格局尚未形成,使供給不能很好地匹配需求乃至創造需求。

流通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發揮。流通作為實現消費的前提條件、經濟循環的關鍵環節、完整內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有效擴大內需具有支撐作用。當前,我國流通領域的新業態新場景供給不足,培育打造城市消費載體的力度偏弱,農村流通體系尚不完善,區域流通體系發展還不平衡,這些都對擴大消費和引導投資有所限制。

支撐消費持續升級和國內市場提質擴容的能力偏弱。收入分配結構尚需優化,居民基礎消費能力有待提升﹔城鄉社會政策及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降低了城鄉居民消費的意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偏低、結構不穩,不利於總體消費水平的提升,也難以發揮其對消費創新的引領功能。

有利於釋放消費需求的市場環境有待完善。主要表現為監管能力有待提升,統一透明可預期的監管體系有待建立,高效快速專業的行業治理機制還不完善,支撐消費創新發展和投資有效跟進的政策體系需進一步優化,服務業也需進一步擴大開放,等等。

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要建立起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

在思路上,需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適應新發展階段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構建覆蓋全領域、貫通全環節、統籌全周期和強化全要素的完整內需體系﹔適應消費結構升級和新科技革命發展新方向,構建以居民消費為主體的內需增長格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強大動力、筑牢基礎。

在實踐上,需著力增強消費和投資間的適配性、平衡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關鍵是遵循市場和消費的內在規律,順應新發展階段內需發展要求,面向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雙碳”目標等重大戰略任務,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為關鍵點和主攻方向,壯大發展新動能,統籌增量與存量。

在政策上,需增強各部門、各領域、各層級政策的協調性,破除抑制現有消費和投資潛力充分釋放的制度障礙,構建和完善適應未來消費創新發展新要求的制度支撐,統籌用好各類政策工具。

具體而言,一是加快補齊短板,促進消費創新發展,完善適應擴大內需要求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豐富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發揮好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快改革步伐,夯實擴大內需的制度基礎,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放寬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和完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發揮數據要素對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還要在規劃、土地、財稅、准入等方面探索形成擴大內需的有效政策體系﹔三是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進一步加快社會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步伐,擴大優質特色商品進口,進一步豐富國內供給,推動國內國外投資、消費和貿易的一體化、聯動化發展﹔四是優化社會政策,提升居民消費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升就業質量和增加勞動者收入,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比重,完善相關稅收制度,促進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五是積極探索綠色消費制度,增加對綠色產品服務消費的補貼和個稅抵扣等激勵,探索建立覆蓋生產及消費的碳市場、碳賬戶,引導形成綠色健康消費風尚。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