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念“民之所憂”  行“民之所盼”

劉金祥

2022年01月14日08:28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念“民之所憂”  行“民之所盼”

  習主席在二○二二年新年賀詞中提出“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這是對我們黨人民立場的高度概括,是對我們黨性質宗旨的生動表達。念“民之所憂”、行“民之所盼”,體現的是一種情懷、一種擔當、一種境界,表明了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盡心竭力為人民謀利益的政治立場,不僅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價值取向,而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和堅實基礎。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注民生、順應民心、注重民願的價值理念。在中國古代社會中,以“以民為本”為主要內涵的人文情懷,逐漸演變為歷朝歷代治國安邦的理念和策略,諸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等等。可以說,這種“萬事民為先”的朴素思想,這種惜民愛民的人文情懷和憂國憂民的價值追求,千百年來一直滋養著厚德載物的中華民族,也成為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秉持執政為民價值理念的重要歷史淵源,使中華民族飽經憂患卻始終自強不息,歷經磨難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大國之重。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望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磨難而淬火成鋼,正是因為我們黨念“民之所憂”、行“民之所盼”,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心手相牽、血脈相連。“民之所憂,我必念之”就是要求我們黨的一切大政方針以及具體執政行為,都應當想民之所想,悉心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訴求,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想法和願望﹔“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就是要求我們黨要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盼,切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惟其如此,人民群眾才會與我們黨同甘共苦、勠力同心,才能使我們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時刻提醒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矢志不渝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維護人民切身利益。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雄辯地証明,隻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無私奉獻,我們黨才能取得革命和斗爭的輝煌勝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會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輝煌勝利和偉大成就的背后,離不開共產黨人銘記和踐行“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這一理念,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定不移地為實現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作出的不懈奮斗。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過去的一百年,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現在我們黨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銘記“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在認識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愛護群眾,尤其是經常深入群眾了解民意,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在群眾意願中把握工作重點,從群眾企盼中權衡政策利弊,做到作決策尊重民智、辦實事傾聽民意,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群眾憂樂為憂樂,以群眾甘苦為甘苦,使黨群干群關系像革命戰爭年代那樣水乳交融,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毅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努力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人民的心守好,我們就一定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