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青年黨員,新征程上如何握緊“接力棒”

2021年12月02日08:1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青年黨員,新征程上如何握緊“接力棒”

【聚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⑤】

編者按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始終保持蓬勃生命力的中國共產黨,歷來對青年黨員的成長與擔當充滿信心,寄予厚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在新征程上,青年共產黨員如何肩負起傳承薪火、賡續血脈的光榮使命?我們邀請不同行業的青年黨員講述心聲,並請優秀老共產黨員談談對青年們的期待與勉勵。

【一線講述】

少些書生氣 更加接地氣

講述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干部、雲南大關縣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挂職) 陳雙飛

按照組織安排,今年5月25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校(院)定點幫扶縣中最偏遠、最艱苦的雲南大關縣。來之前,我對這裡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等做了很多功課,但真的到了才發現,大關縣的自然條件之差、社會經濟發展之難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縣裡99.9%是山地,沒有一平方公裡平地,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報到時,縣委書記雷楚英對我說:“以后你跟著我多到基層跑一跑,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成長。”於是,我利用一切時間到基層一線去調研、去學習。目前,我已走完了全縣約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涵蓋所有鄉鎮。

鄉村振興到底應該怎麼干?尤其是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特殊時期,我時常感到“三缺”的困惑,即“缺樣板”“缺政策”“缺抓手”。在校(院)挂職干部張臨副縣長的帶領下,我們通過多次調研,確定了“抓黨建促政治引領、抓產業促致富增收、抓民生促群眾滿意”的工作思路,謀劃並有序開展出水堰黨性教育基地、筍制品初加工廠、“亮化工程”等項目,成效一點點顯現出來。

有一次,我們去木杆鎮細沙村村民劉金玖家慰問,村黨總支書記羅坤芬和我們同去。有一幕讓我印象很深,劉金玖認真地對羅坤芬說:“你是書記,我隻聽你的!”羅坤芬說:“那趕緊動起來,把院裡的垃圾掃干淨,我一會兒過來檢查。”

劉金玖是二級智力殘障人士,和80多歲的奶奶一起生活,家裡唯一的收入是政府的救濟和補助。由於智力原因,他很難聽進去別人的話,卻對羅坤芬“言聽計從”。我曾私下裡問羅書記有啥秘訣,她笑著說:“金玖是個心地善良的小伙子。你隻有真心對他好,他才會服你、聽你的話,才會慢慢感受到什麼是黨的關愛和幫助。”這對我觸動很大:黨員干部隻有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老百姓才會惦記你、信任你、支持你。

轉眼間,來大關縣工作已經半年了。我感覺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書生氣淡了,煙火氣濃了,更接地氣了。我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黨員的諄諄教誨、認真領會《決議》對全體黨員的重要號召,讓青春在鄉村振興中綻放光芒。

到基層“墩墩苗”,為鄉村文化探探路

講述人: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副教授 陳庚

我成長於改革開放初期,經歷了中國快速發展變革的三十多年。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以來,我積極響應黨中央鼓勵年輕黨員干部到基層“墩墩苗”的號召,在深入實踐中開啟治學之路。

記得2005年國慶節期間,我剛開始攻讀碩士,導師傅才武教授帶我們到福建福州開展“農民工文化生活”調研。我們走進福州郊區的制衣廠,擺攤設點、發放問卷﹔在建筑工地,利用工人們吃飯時間,爭分奪秒地為他們講解問卷、指導填寫。那次調研,還遇到了破壞力極大的台風“龍王”,停水停電,火車停運。返程途中,在穿越福州火車站站前廣場時,短短20米的直線距離,我們竟然被台風吹得無法直著走。2006年3月,我又赴遼寧開原、大連等地農村實地考察農村文化生活。我們在一個村做問卷和訪談時遭遇大風,風沙打到我身上,導致全身過敏,皮膚發痒紅腫。

這兩次調研都很辛苦,但也讓我真正了解了農民、農民工群體的不易,為他們貧乏的文化生活感到憂心。也正因如此,我多年來對農村文化建設保持著關注。

進入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工作后,我作為指導教師推動成立了文化調研協會,組織每年的“文化第一線”調研活動。十年來,指導學生開展大型調研十多次,帶領學生到基層文化單位、城市社區和農村實踐調查30多次,向文化行政部門提供政策咨詢報告20多份。

今年8月,我再次帶著幾位研究生到甘肅、廣西、安徽等地進行農村文化調研。在甘肅調研農家書屋的“幼兒園小書架”時,小朋友們在窗明幾淨的教室裡讀著政府配發的兒童繪本,講述著充滿童趣的故事﹔在廣西調研政府開展的鄉鎮文化站活動時,上百位村民聚在村委會廣場,欣賞著演員們的精彩演出﹔在安徽調研時,文化專員小伍正開展“小伍說書”專場,繪聲繪色地講述當地紅色經典故事。農村文化建設已經取得巨大進步,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以及各項農村文化惠民工程幾乎覆蓋了所有鄉村,一些地方文化能人也很活躍,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形成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文化生活圖景。

今天,我們正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邁進,國家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昌盛。我會繼續貢獻綿薄之力,通過調查研究、建言獻策,為國家文化建設發聲出力。

躍過心中那道坎

講述人:中國女子撐竿跳高運動員、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田徑運動學院教師 李玲

我是一名運動員,也是一名有著10年黨齡的青年黨員。無論是在備戰中還是在賽場上,黨員的信仰、使命都是一股精神力量,鞭策著我不斷奮斗。

2021年春天,備戰東京奧運會到了關鍵時期。我太想在奧運賽場上賽出好成績了,備戰時便拼命提高訓練強度。可是,過度訓練導致坐骨結節和膝蓋勞損,最疼的時候連路都不能走。比賽當天,因為下雨,賽事一直延遲,傷痛也愈加強烈。傷病加上心態的緣故,我最終沒能賽出理想的成績。

東京奧運會成為我比賽生涯的一個低谷。在教練和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我很快重燃奮斗的信心,調整狀態投入到全運會的備戰訓練中。

今年9月22日,在全運會女子撐竿跳高決賽上,我成功跳過4.60米,冠軍到手了。但我並沒有滿足,決心繼續挑戰4.70米。助跑,騰起,一躍而過。那一刻,仿佛內心所有的壓力都釋放出來了,我終於跳出了自己滿意的水平。

其實,賽場上一直充滿變數,及時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運動員的必修課。2014年,我在摩洛哥參加國際田聯洲際杯賽,正午時分進場准備時,酷暑難忍,已經有運動員出現了消極心態。我想:“不能放棄!一定要想辦法克服困難。”於是,我准備了兩個冰袋,靠冰敷為身體降溫,力爭保持良好狀態。最終,我獲得了體育生涯中第一個世界冠軍。

我從12歲開始練習撐竿跳高到現在,已經整整21年。幾乎每天都面臨著勞損傷病、心理壓力大、成績不理想等困難和挑戰,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對我來說,這些困難和挑戰就像橫亙在眼前的一道道橫杆,隻有鎖定目標、迎難而上,才能一躍而起,成就更好的自己。

現在,我已成為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田徑運動學院的一名體育教師。我會堅定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在田徑場上加強訓練,爭取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為國家爭光﹔在體育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為建設體育強國奉獻一份力量。

勇做電網信息安全的守護者

講述人:南方電網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網絡與信息安全三級技術專家 肖鵬

我是一名負責電網信息安全的工作人員。入職近10年,經歷不少事。很多國家重大活動的保供電行動,我都作為“第一戰隊”成員參與其中,隨時准備處理、應對各類高危網絡病毒的攻擊。近年來,共處理了各類高危攻擊9000多次,無一失手。

近日,我認真學習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再次感受到青年黨員肩負的重擔與使命。

2017年,勒索軟件病毒發生,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萬多台電腦遭到病毒攻擊,大量重要數據受到嚴重破壞。在單位統一部署下,我臨危受命,作為技術負責人牽頭制定了解決方案。我和團隊放棄了節假日,天天吃快餐、泡面,爭分奪秒地研究問題、找尋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現場走訪、分析各類日志,借助我發明的“信息安全高速偵察兵”檢測工具,很快在勒索病毒入侵之前,迅速定位出感染主機范圍,並及時制定解決方案,確保我公司無一台電腦中病毒,為網絡安全保駕護航。

2015年,雲南電網某城區營業廳自助繳費機出現了“沙盒程序繞過漏洞”的異象。如果不及時止損,很可能造成用戶信息泄露,影響電網系統安全。當時,設備廠家及本地各大安全廠家反復查找,但都弄不清問題到底在哪兒。為安全起見,公司及時關停了全省的自助繳費機,並派我立即趕往現場。經過仔細分析、一遍遍操作,我發現是觸摸屏的邊角經過特殊點擊而引發的軟件漏洞,以致一系列后續問題相繼發生。我和團隊迅速制定解決方案,又花了幾個晝夜編寫了詳細的測試方法,編輯成冊、緊急分發,用以指導解決問題。事實証明,我們制定的解決方案比廠家最后給出的方案節約資金60余萬元,並且更加高效易行。之后,我還走訪了10個地市供電局,推廣我們的檢查方法。

在我國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必定會有更多關鍵技術等待突破。作為一名黨員,我願在網絡與信息安全第一線率先出征,為祖國再創輝煌獻上微薄力量。

(項目團隊:記者 李曉、陳之殷、王斯敏 通訊員 胡玲玲、於北辰、歐陽婷婷)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