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化進程

商志曉

2021年03月24日14:4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化進程

  19世紀40年代,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封建王朝閉關鎖國的大門,古老中國跨入近代歷史進程中,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由此相遇。從晚清到民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從改革開放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歷經跌宕起伏而又高歌猛進的發展。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與當代價值,現代化的推進與文化需要,凝結為一個需要清晰梳理並明確回答的問題:中華傳統文化服務現代化何以可能?

  1.歷史相遇並守望前行

  當立足於西方文化基礎上的現代化潮流,以強制性方式突入中華大地、裹挾著“天朝上國”踏入“現代化”發展軌道的時候,中西文化發生劇烈沖突,中華傳統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面對洶涌而來、表現強勢的西方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能否救亡圖存的質疑聲中,“國粹派”“西化派”“折中派”的主張與應對策略形成涇渭分明的陣營。客觀上,起始於鴉片戰爭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構想行動,使綿延久遠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剛剛啟程的中國現代化在相互對視中,共同進入一條既要互為助力又難免間有阻滯、既要協調促進又必然存在矛盾的歷史通道之中。

  歷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在抵御外辱、保國保種的歷史任務面前,中華傳統文化的功能作用漸顯不支,中國現代化清理路障、辟出通道的努力亦顯坎坷。直至“五四”新文化運動,因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和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領導,古老中國才走入一片新的天地,中國現代化方見轉機、曙光初現。隻有當中國共產黨率領億萬人民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使中華民族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時,中國現代化才算走上發展之路,中華傳統文化亦迎來“重生”機遇。社會主義中國承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再經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直至實行改革開放、踏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庄大道之后,才真正為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化自相遇以來未曾達到的積極互動和相互支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嶄新平台,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發展動能,開拓出寬闊路徑和美好前景。

  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助力與服務現代化的功能漸次增強,現代化也愈加需要傳統文化為之筑牢民族根基。中華傳統文化在歷史提供的重大機遇中,正迎接挑戰並乘勢而上,積極參與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構中,使自身成為現代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建設性內容﹔中華傳統文化愈加呈現出豐富充沛的當代價值,成為現代化深化發展不可或缺的文化資源和精神力量。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既不能脫離人類文明大道,更需要打牢深厚歷史基礎,亟待傳統文化予以助力並發揮積極引領與有效糾偏作用﹔現代化在為傳統文化轉型提供時代條件的同時,也肩負推動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現實責任。

  2.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中華傳統文化服務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功能,愈來愈清晰呈現,其當代價值也不斷彰顯。

  其一,以豐富政治智慧服務於執政黨治國理政實踐。“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固然有過分褒獎之嫌,卻也道出了孔子思想及中華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豐富政治智慧,其政治理論主張所具有的政治實踐精神。為政以德、以民為本、正己正人、選賢任能等,都是古人政治智慧的體現,深刻影響中國政治文化的發展。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后人注釋為:“為政以德,則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為而成。所守者至簡而能御煩,所處者至靜而能制動,所務者至寡而能服眾。”彰顯出德性對政治行為的作用、德治對國家治理的價值。“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強調為政當權者務必要行正身端。傳統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思想,固然有封建社會背景下的局限性,但其貫穿整個中國政治文化的影響不可小視。我們黨從傳統文化“民本”理念中汲取精華,從毛澤東提出“為人民服務”,到鄧小平強調“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經江澤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直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無疑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的結果與呈現。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豐富政治智慧,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文化根基。

  其二,以充沛價值思想潤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價值思想內容豐厚,在修身重德、貴和持正、守信踐諾、敬職盡責、謙恭禮讓、尚義勇為、仁者愛人等方面有充分體現。傳統文化講“信”重“誠”,認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民無信不立”“不信之言,無誠之令,為上則敗德,為下則危身”。誠信即真實無妄,既不自欺也不欺人,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傳統文化崇仁、尚勇、舉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見義不為,無勇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等,具有深刻啟示與現實意義。我們倡導培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是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多與傳統文化精神聯通,從中可見傳統文化傳承至今的深遠影響。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與踐行,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使之成為涵養潤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資源。

  其三,以正心修身理念作用於人的德性養成與素質提升。錢穆概括中國文化要義為:“以教人做一好人,即做天地間一完人,為其文化之基本精神。”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豐富道德資源與正心修身理念,教人如何堅守道德底線、追求完美人格、增強責任意識。所謂正心修身,是道德上的自我修養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是人之為人的存養過程。傳統文化強調,人之為人,要“行己有恥”,因為“人不可以無恥”“恥之於人大矣”,需要“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人既要有恥,還要學禮。“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正心修身是一種功夫,靠的是自律,且要善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人要惻隱、仁愛、忠恕、明理,“與人為善”。從“貴和持中”“心平氣和”“家和萬事興”“和睦興邦”中可見,“和”的觀念輻射到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需要從傳統文化正心修身理念中汲取思想精華,通過教育引導、道德養成與行為矯正,切實提升社會主義新人的思想境界和綜合素養。

  其四,以完備人際規范促進社會和諧。中華傳統文化對人際關系、人際交往規范、社會穩定和諧予以高度關注,積澱了十分厚重的理念資源。傳統文化崇正,明確恪守正義規范,促進社會正氣弘揚﹔立信,捍衛人際交往基本底線,確立誠信價值導向﹔尚仁,秉承仁愛交往理念,力戒社會冷漠和人際隔膜﹔重禮,營造祥和融洽氛圍,建立和諧人際關系﹔和合,追求和而不同交往守則,推崇尊重差異、和諧包容。傳統文化強調,“義者,正也”“義者,宜也”“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裡仁為美”“仁,人之安宅也”,要“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以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和諧”理念及一系列構建要求,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完備人際規范息息相通。在化解社會矛盾、調適社會運行狀態等方面,傳統文化依然具有廣泛影響。講禮儀、講誠信、講正義、講仁愛、講和合,對當今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促進社會和諧仍然十分重要。

  其五,以深厚民族精神凝聚華夏兒女共襄復興偉業。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位卑未敢忘憂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等,呈現出強烈的報國情懷與無畏的獻身精神。中國人歷來以愛國為崇高之志,以報國為終生之責,以國家之務為己任,強調“天下之本為國”,把國家利益、民族大義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理念,深深嵌入中華民族精神和群體意識中,滲透在國民性格與人生態度中。對勤勞的倡導與推崇,始終是傳統文化的主調,如“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等。深厚持久的中華民族精神,把56個民族、14億人緊緊凝聚在一起,夯實民族凝聚的基礎,強化民族凝聚的動力。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同心同德,需要凝聚華夏兒女共同投身復興偉業。民族精神的偉力不可替代、無可比擬。

  其六,以包容和諧思維推動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華民族具有與其他民族和平共處、友好相待的優良傳統,形成了和諧共生、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和而不同等基本理念。歷代中國人主張“和為貴”,認為“和實生物”,隻有“和”才能“萬國咸寧”。“和合”理念與和平追求植根中華民族的思維深處,為我們處理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提供了行為准則,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不同文明形態交往確立了基本遵循。在處理民族和國家關系問題上,儒家講求“以德服人”,墨家提倡“非攻”“尚同”,兵家反對訴諸武力和戰爭。“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傳統文化認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包容心態,鑄就了華夏子孫“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博大胸懷。在推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今時代,傳統文化的包容和諧思維滲透到經濟貿易、政治外交、民族交往、文明交流各領域,具有重要啟示和借鑒意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相處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

  3.以積極融合促協力共進

  中華傳統文化可謂當代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之不盡的精神富礦,服務現代化發展的內容十分豐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對傳統文化中適合於調理社會關系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在充分肯定其當代價值與現實意義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發揮中華傳統文化對現代化發展的促進作用,並非拿來就用,也不是自發實現的,而需要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造、有創新性地推進提升。

  一方面,切實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黨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是增強傳統文化生命力和影響力的正確選擇。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創造與創新為途徑,以轉化與發展為動力,著力推進中華傳統文化內涵意蘊與時代訴求相協調、表達方式與社會發展相適應。隻有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過程中,我們才能夠深入傳統文化內裡,區別優劣得失,辨析精華糟粕,科學提煉精粹內容﹔才能找到適合時代要求的表達方式與表現形式,對具有現實價值的文化范疇和行為方式,予以必要改造並促其轉型轉化﹔才能把借鑒吸收與創新發展有機結合,做到弘揚傳統而非食古不化,謹防唯傳統至尊而作繭自縛﹔才能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功利主義傾向,杜絕形式主義偏頗,使傳統文化經合理再造與整體提升后,更有效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和思想文化建設。

  另一方面,促進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積極融合、以求協力共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傳統文化,但構成現代化文化基礎和精神支撐的並非隻有傳統文化。在推進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基礎及其指導地位,傳承弘揚革命文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傳統文化主動融入現代化大潮之中,自覺匯聚到現代化發展進程之中,達到與現代化的協力共進。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協力共進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處理好傳統與現代、源流與本質、多元與主流、自主與互鑒等基本關系,從行穩致遠並臻於至善的高標准出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深度聯結。

  從歷史深處走來並歷經滄桑巨變的中華傳統文化,正在以助力與服務現代化為使命,以促進現代化發展為價值彰顯,其服務內容的廣泛性、服務方式的多樣性、服務形態的豐富性、服務成效的實在性,已然清晰呈現並愈趨顯著。立足當前並著眼未來,腳踏實地並登高望遠,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內在聯結與滲透融會必將上升到一個更高層面,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協力共進與發展提升必將發展到一種嶄新境界,攜手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新努力和新貢獻。

  (作者:商志曉,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究”首席專家、山東師范大學教授)

(責編:萬鵬、趙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