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民族團結黨旗紅】彝海結盟紅色歷史啟新篇

吳兆飛

2020年10月18日10:2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一顆土豆、一根玉米、一塊蕎麥餅、一碗圓根酸菜湯。

眼前的這份粗食淡飯是剛剛體驗完重走長征路的冕寧縣委黨校學員的正式午餐。飯菜熱氣騰騰,學員吃得津津有味。

這些簡單的食物正是當年紅軍長征路過冕寧縣時吃的飯菜。作為黨性教育的一部分,走紅軍路、吃“紅軍餐”成為冕寧縣開展黨員教育的一大特色。

而提及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的“紅軍餐”,終究繞不開85年前發生在此地的彝海結盟故事。紅軍和彝族群眾相依相助的歷史已成為民族團結的典范,更成為冕寧縣彝族人民脫貧致富的精神財富。

今天,冕寧縣深挖民族團結史、激活紅色資源,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地區發展之路。

黨建工作開展,黨員是關鍵。在黨員的教育培養上,冕寧縣經過反復探索提煉,融入紅色元素,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品牌黨課。

“我們採取 ‘黨校+基地、課堂+現場’的培訓模式,把‘看、聽、走、思、悟’融為一體,讓學員親身體悟長征精神、感悟長征的艱辛。”冕寧縣委黨校副校長羅珺告訴記者。

冕寧縣委黨校副校長羅珺向記者介紹黨性教育活動開展情況。人民網 吳兆飛攝

作為“彝海結盟黨性教育”品牌建設的一部分,冕寧縣充分依托縣域紅色資源,多層次全方位突出黨性教育品牌,讓理論與實踐結合、歷史與現實結合、現場體驗與課堂教學相互補充,滿足了新時期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的新要求。

參加了多次黨性教育活動的裡庄鎮副書記查聖文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負責脫貧攻堅工作的基層干部,在這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中,進一步激發了我做好本職工作的熱情,更激勵著我努力擔當,不辱使命。”

談及黨校的未來建設發展,羅珺向記者介紹了下一步工作計劃,“我們將以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為契機,在提升硬件設施的同時,和其他黨校開展交流活動,並計劃引進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為黨性教育事業積累更多后備力量。”

在彝海結盟紀念館,我們見到了老黨員沙瑪依姑。作為彝海結盟見証人的后代,沙瑪依姑一家四代廣泛宣傳紅軍長征故事,為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

每當有人問起他為何要選擇這份事業時,沙瑪依姑總會拋出這樣一句話,“把祖輩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民族團結的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是我作為彝海結盟見証人后代的使命。”

沙瑪依姑(右一)向游客講述彝海結盟的故事。人民網 吳兆飛攝

從1985年開始,時年22歲的沙瑪依姑開始宣傳彝海結盟的歷史。最開始,和沙瑪依姑一起開展宣傳工作的還有其他人,歷經35個春秋,隻有沙瑪依姑自始至終堅守在這片土地上。“從父輩中我了解到很多關於紅軍的故事,因此我對紅軍有感情,對這片彝海有感情,別人吃不了的苦我能吃、我願意吃。”

隨著彝海結盟紀念館、彝海結盟紀念碑的相繼建成,彝海結盟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更有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而來接受紅色教育。這讓沙瑪依姑更加堅定,要將紅軍精神和民族團結的傳統繼續傳承並弘揚下去。

彝海結盟紀念館。人民網 吳兆飛攝

“我希望我的后輩能挖掘出更多歷史細節,將這一故事講得更生動,將民族團結的精神薪火相傳”。談及對未來紅色文化的發展,沙瑪依姑仍不忘叮囑年輕后輩。“還有3年我就要退休了,但我還想繼續守在這裡,把彝海結盟的故事繼續講下去。”

(責編:謝磊、任一林)
相關專題
· 民族團結黨旗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