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8日09:0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萬鵬 黃玉琦)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文章提出,要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准攻堅,並強調在工作中要把握好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的關系。為此,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王玉強研究員接受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專訪,從五個維度對如何准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進行了詳細解讀。
從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安排看。王玉強表示,改革開放之后,我們黨曾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即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前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王玉強解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要堅持一定標准,又要防止好高騖遠﹔既要考慮到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又要立足於打基礎、謀長遠、見成效。風物長宜放眼量。隻有建成高質量的小康社會,才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全面小康絕不是一時一地的小康,而是可持續、能長久的小康。這是我們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有利於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之間的關系。”王玉強說。
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看。王玉強認為,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賦予了“小康”更高的標准、更豐富的內涵。王玉強對記者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因此,我們要站在這樣的高度把握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的關系。
從制定實施“十三五”規劃看。王玉強表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可以說,完成了“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任務,也就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三五”規劃提出,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王玉強告訴記者,“十三五”時期的任務和措施有很多,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層面:一是不斷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但是,我國發展不平衡,城鄉、區域、人群之間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整體目標,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並不意味著所有地區、所有市縣、所有人屆時都要翻番,更不意味著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屆時都同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對此,我們在思想上要統一認識,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們要立足國情、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思考設計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銖施兩較、該花的錢也不花,也不好高騖遠、寅吃卯糧、口惠而實不至。”王玉強說。
從因地制宜、精准攻堅看。王玉強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牽涉到方方面面,但補短板是硬任務,要堅持實事求是,密切聯系實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差距較大,生產力發展水平多層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沒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增強大局意識、戰略意識,善於算大賬、總賬、長遠賬,不能隻算地方賬、部門賬、眼前賬,更不能為了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利益、為了暫時利益損害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發展水平有差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階段的工作也應各有側重。”因此,王玉強認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要繼續集中優勢兵力堅決啃下硬骨頭、完成硬任務。中西部發展水平相對好些的地區,要按照既定部署完成剩余脫貧任務,鞏固脫貧成果,增強可持續性。東部一些地區發展水平較高,要在目前發展基礎上向基本實現現代化發力,同時持續做好東西協作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把握好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的關系,有利於在整體目標統領下規劃個體目標,明確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突出短板實施精准攻堅,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解決好重點地區環境污染突出問題,加快民生領域工作推進,健全社保兜底機制。
從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看。王玉強對記者說,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我們既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又要客觀真實反映短板和不足,科學合理引導預期,防止不切實際吊高胃口,避免盲目攀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個“數字游戲”或“速度游戲”,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杜絕‘一刀切’‘一風吹’‘數字脫貧’‘虛假脫貧’,聚焦老百姓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玉強指出。
推薦閱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