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人民日報評論員: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2020年03月23日07: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准確把握當前復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

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沖擊。但綜合起來看,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這場抗擊疫情的嚴峻斗爭表明,我國擁有雄厚物質技術基礎和強大供給能力、適應能力、修復能力,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沖擊,綜合國力經受住了“壓力測試”,這是一個基本事實。

全面看待我國發展,就要把握整體、抓住要害。盡管疫情沖擊明顯,但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仍然達到11.5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5.2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3萬億元,表明經濟超大規模的優勢沒有改變。同時,疫情防控期間,基礎工業和防疫物資保障有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生產沒有中斷,一些行業還保持著比較好的增長,尤其是以口罩、防護服為代表的應急和醫療物資產能產量快速提升。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品供應充足,14億人基本生活有效保障,消費品總體保持較好增長,供求關系保持總體平衡,表明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沒有改變。

辯証看待我國發展,就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把握危中之機。疫情沖擊之下,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出現了逆勢成長,網絡購物、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產量也逆勢增長。這表明,新動能較快成長的勢頭沒有改變,我們完全可以把短期壓力轉化為轉型升級的動力。同時,在疫情防控的成效鞏固后,我國發展的內生動力會不斷釋放出來,一些前期按下“暫停鍵”的經濟活動會按下“重啟鍵”“快進鍵”。

長遠看待我國發展,就要有戰略思維,觀大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基本國情、發展基礎、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潛力和動能、體制和制度條件、發展戰略、宏觀政策、發展目標等共同決定的,不會因疫情沖擊而改變。我國經濟總量已接近100萬億元,擁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1億多個市場主體,是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疫情不會動搖中國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在前進道路上,有黨的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有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和充足的政策空間,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的沖擊,中國經濟仍然具有資源潛力巨大、內生動力充足、發展活力強勁的特征,具有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大勢。面向未來,隻要我們堅定信心,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挑戰,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23日 01 版)

(責編:常雪梅、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