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大家手筆:高等教育改革應更具創新性

許寧生

2019年11月15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創新是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創新的競爭﹔各國高等教育改革,在一定意義上是用創新激發更大活力的改革。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更加需要我們圍繞服務國家發展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創新。

創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習近平同志指出,“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推動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改革創新。通過改革創新,一流大學的學科體系才能與科技創新的客觀規律相契合、與傳承人類文明的需求相呼應﹔通過改革創新,一流大學才能與更多合作伙伴建立起互信互利的全球合作網絡,實現優勢互補、文明互鑒,共同發揮大學對於文明傳承、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作用。

自工業革命以來,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都推動著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廣泛展開,深刻影響著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使命和組織架構。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進步使得學科邊界逐步消除,推動大學教學與科研不斷融合,要求高等教育在學科、院系、學術和研究機構的設置等方面打破陳規、銳意創新。同時,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關系、勞動分工、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新變化新形勢新需求,也促使高等教育進一步通過創新推動技術變革、學術發展和文化進步。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大學在此過程中重任在肩、責無旁貸。一方面,大學要通過創新拓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技術的深度和為社會服務的廣度。另一方面,大學要通過創新構建適應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成長成才路徑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新時代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需要進行多主體、多學科、多層次的立體式、融合式創新。融合式創新能有效推動師資隊伍、教育教學、科研和學科資源集聚和整合,在育人、學術和文化等方面不斷涌現融合創新成果。高校推進融合式創新,具體包括育人融合創新、科研融合創新、學科融合創新。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培養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育人的效果決定學科和大學的生命力。通過育人融合創新追求一流育人質量,需要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則:本科生教育要注重讓學生獲得開展融合創新所需要的知識基礎﹔碩士生、博士生等研究生教育則應注重加強學術訓練,培養其原始創新能力,引導和推動他們投身科研融合創新活動。科研融合創新的核心是圍繞重大科學問題、聚焦前沿核心技術進行創新,組建集中攻關平台進而形成協同合力。比如,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就是一個科研融合創新的重要載體,在人類表型組、微納電子與量子、腦與類腦智能等研究領域匯集不同學科的頂尖人才,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學科融合創新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僅強調“破”,更重在“立”。要立足於高校的基礎學科和前沿學科,把握學科前沿發展趨勢,促進新興學科的形成,引領學科領域創新。在整個融合創新過程和體系中,學科融合創新應發揮基礎性功能。

(作者為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5日 13 版)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