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望海樓·輝煌中國·力量篇②

70年:初心的力量

■ 楊  凱

2019年09月14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第70個年頭。

風雨兼程70年,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贏得了中國民眾的擁護和支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何以能在社會主義道路上行穩致遠?中國社會面貌何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民的生活何以芝麻開花節節高?習近平總書記對此的回答無比堅定——“就因為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這就是初心的力量。小可以使之大,危可以使之安,貧可以使之富,弱可以使之強。為什麼有這麼強大的力量?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連著中國人民的心。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期盼著生活安定祥和、越過越好,期盼著祖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期盼著中華民族自立自強、重現輝煌,而這正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之所在。古人說:聖人本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正是以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天地立心,天地由此而開生面,歷史由此而開新篇。

70年前塵往事,留下多少令人懷想、令人感佩的瞬間——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這是1958年的毛澤東同志。“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虫。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他滿懷著對人民的禮贊,寫下了充滿壯心與激情的中國詩篇。

“領了工資……留下生活費……其余全部買化肥農藥,支援農業……我不要房子,不要給我蓋房子……”這是1986年的甘祖昌同志。這位從井岡山走出來的開國將軍,新中國成立后主動解甲歸田當農民,他用最后的遺言寫完了自己畢生的信仰。

“走到一個僻靜角落,悄悄地背過身子,掏出手絹偷偷擦眼淚。”這是2007年的孫家棟同志。當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奔月成功后,這位曾經最年輕的“兩彈一星”元勛、如今最年老的探月工程總設計師,用淚水詮釋他的忠誠無悔。

“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有多少都犧牲了。他們的功勞,比我要大得多。”這是2018年的張富清同志。當年的突擊隊長、戰斗英雄,曾經百戰歸來,曾經深藏功名,如今在鮐背之年,他挺起身姿,向后代子孫講述一個中共黨員該有怎樣的戰士風骨。

“一個人,燃盡了青春,把愛與希望種在無數人心中……”這是2019年的黃文秀同志。這位年僅30歲的駐村第一書記,在冒著暴雨連夜趕往工作崗位的路上遭遇山洪犧牲,留下一首村民為她寫的歌,凝聚起人們心中的力量。

……

他們的人生如此不同,他們的初心卻如此一樣!他們有同樣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們舉起鐮刀錘頭的旗幟改造世界,也用刀刃向內的勇氣革新自我。他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脊梁,他們也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傳人。他們將青春與生命奉獻給國家和人民,也用信仰的火炬照亮中國未來的前程。

他們又不僅僅只是“他們”,他們也是“我們”——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都是為了中國“強起來”而工作的奮斗者,是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的追夢人。雖然未來道路上會有山高水遠、風急雨驟,我們也要一起勇敢地向著未來奔跑。

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時候,我們宣示充滿自信地迎接下一個70年。隻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取得新長征的勝利,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編:常雪梅、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