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傳承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學苑論衡:彰顯和而不同的時代意蘊

董衛國

2019年07月08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和同之辯的命題。春秋時期的史伯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主張不同元素之間的協調平衡,反對單一元素的簡單強化,因為那會窒息生機,使事物發展難以為繼。《易傳》所言“保合太和,乃利貞”,更是將宇宙視為和合相生的整體。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代表了一種不偏不倚又包容大度的處世智慧。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和而不同既是一種世界觀,也是一種治國理政、為人處世的價值觀,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同志提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強調“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指出“要秉持和而不同理念”,賦予和而不同嶄新的時代意蘊。

以包容、平等的心態承認文明多樣性。和而不同、多元共生,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基本樣態。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承認現實具體事物存在差異性、尊重他人的個性,而不能以抽象的普遍性去遮蔽具體的特殊性。“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各順其性、各適其情,才能實現萬物和諧。對待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文明,首先應以包容的心態去了解、以謙虛的心態去學習。當今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和多種宗教,孕育出各具特色、異彩紛呈的文明。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和歷史,不同民族有著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發展道路。習近平同志強調,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隻有特色、地域之別。一切文明均有其價值,都應該被尊重。放下文明優越論,以包容和平等的心態看待一切文明,就不存在什麼文明沖突。隻有承認文明的平等性、多樣性,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互鑒﹔隻有在平等的基礎上互鑒、對話,才能讓人類文明更為豐富多彩、充滿活力。

以開放、合作的心態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合羹之美,在於合異”。如果沒有不同元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配合,事物就不會有活力。習近平同志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這深刻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文明的差異並不必然帶來沖突,相反,不同文明相互借鑒、相互交流恰恰是世界文明活力的源泉。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人類的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各國的利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度融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時代潮流、人心所向。與此同時,當今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任重而道遠。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階段,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使各國面臨全新的問題與挑戰,也不斷重塑各國開展合作的機遇和環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擺在全人類面前,環境問題、能源問題等凸顯全球性,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各民族各種文明隻有加強交流合作、深化互學互鑒,不斷發掘、利用人類已經積累和正在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共同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有效應對並化解挑戰與難題,開創世界和平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的美好未來。

以積極、理性的心態堅定文化自信。如果說“美人之美”是注重交流互鑒,“各美其美”則是強調自尊自信,這是“美人之美”的前提。每一事物都有其具體存在境遇,不清楚自身特性、不尊重自身成長規律,盲目借鑒必將無所適從,邯鄲學步必將喪失自我。堅守而又通達,是中華文明形態雖變而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習近平同志指出,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恆的精神氣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中華文明歷經5000多年的歷史變遷,始終一脈相承,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放眼世界,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文化自信,就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態、更加寬廣的胸懷,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大膽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為新時代鼓與呼中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

(作者為西南政法大學國學經典與人文教育中心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08日 09 版)

(責編:吳兆飛、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