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拓展中華文化研究的地域視角

學苑論衡:加強地域文化研究

邵漢明

2019年06月17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蘊含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這些地域文化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新時代,我們要大力加強地域文化研究,拓展中華文化研究的地域視角。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圍內經過長期歷史發展形成的、為當地人民所熟知和認同、帶有地域文化符號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在中華大地,多種多樣的優秀地域文化一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地域文化歷來是中華文化宏大畫卷中的燦爛一頁,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不斷傳承和發展的文化寶藏。從歷史上看,中華文化很早以前就是在廣闊的地理空間形成的,其中包括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域等不同自然地理空間。在這些地理空間內,人們發展出農耕、漁獵、游牧等不同經濟形態,進而形成具有明顯地域差別的文化。西周分封之后,齊、楚、燕、晉、吳等處於不同地域的諸侯國,依據各自的自然條件和人文基礎,發展出既具有共同特點又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秦漢以降,中華文化的地域格局不斷擴展,內容也愈加豐富。直至近現代,地域文化一直在為中華文化這棵參天大樹提供源源不斷的滋養。當前,高鐵、互聯網等的發展雖然極大消除了不同自然地理空間之間的界限,不同地域文化也加速向具有同質特性的現代文化轉化,但地域文化並沒有消失,還在持續對當代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深入研究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歷史上的史家著述、文人筆記、詩詞歌賦等可謂汗牛充棟、蔚為大觀,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難以比擬的。歷代連續不斷積澱下來的文獻資料成為當代地域文化研究的堅實基礎和豐厚底蘊。因此,地域文化研究無疑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研究領域,值得學者們傾注心血,使之成為“中國話語”的重要來源、“中國故事”的重要內容。我們今天所強調的地域文化研究,不是簡單地重復地方文化研究,也不能與民族文化研究畫等號,更不可將其與文化地理學等同,而是要突出中華文化研究的地域視角。這樣的地域文化研究,是通過歷史、民族、政治、經濟、社會、文學、宗教、考古、民俗、藝術等多學科的視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國各個地域文化的歷史源流、豐富內容、人文特征和當代價值。換言之,當代地域文化研究要服務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服務於中華文化的真實、立體、全面展現,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地域文化研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各個方面著力。從地域文化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看,橫向和縱向的研究都很重要。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一波接一波的地域文化研究熱潮,大部分地域文化的縱向研究已經比較充分和深入,但地域文化的橫向研究還比較薄弱,對各地域文化之間關系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不能很好地將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地域文化納入作為整體的中華文化宏觀研究格局中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全國性的學術組織和學術交流平台,不能將分布於各地的地域文化研究者組織起來,這限制了地域文化研究的發展空間。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一是成立全國性的地域文化研究學會,把全國從事地域文化研究的研究者組織起來,建設一支熱心於地域文化研究、具有相當理論和學術水平的專業隊伍,為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人才支撐。二是依托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研究機構,成立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和協調機構,協調全國地域文化研究的布局和資源分配,最大限度地調動各地地域文化研究的積極性,推動地域文化研究健康發展。三是舉辦各種地域文化學術會議,為全國從事地域文化研究的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平台,從而凝聚起全國地域文化研究力量,促進地域文化研究在更大平台、更高層次上實現繁榮發展。

(作者為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7日 09 版)

(責編:任一林、曹淼)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