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砥礪“懸”的定力

段官敬

2019年04月15日09: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歷史上,“羊續懸魚”“山濤懸絲”“周新懸鵝”等廉吏典故之所以流傳后世、家喻戶曉,皆在於當事人面對誘惑和賄賂,默契作出“同款”動作,把禮品“懸”挂在門口並以此明志,從而走出了圍獵和陷阱,彰顯清正操守和廉潔修身。對黨員干部而言,履職用權若想做到“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永葆純潔作風和先鋒本色,“懸”不失為一種正確抉擇和有益借鑒。

有人送“意思”上門,是“拿”?是“懸”?是替民用權、從政為官必然要回答的課題。規矩在“拿”那一刻被踐踏,紀律在“懸”那一秒被恪守。“懸”與“拿”兩者一是一非、一對一錯,有著明顯區分和價值判斷。但現實生活中,存在個別黨員干部達不到“懸”的標准動作。比如有的舍“懸”求“拿”,心懷僥幸、屢試不爽,逐步腐爛墮落變質﹔再有的明“懸”暗“拿”,表裡不一、“兩面”做派,終究難逃“恢恢法網”﹔還有的時“懸”時“拿”,貪多厭少、私欲不足,踐踏紅線渾然不知。

一個簡單的正步動作,需千錘百煉才能爐火純青。“懸”並非“一時興起”和“心血來潮”就可以堅守的,而需涵養篤定和堅韌才可砥礪的,因為誘惑的魅力往往比想象中來的“猛烈”。明代《雪濤諧史》記載,有官員任前發誓“左手收錢爛左手,右手拿錢爛右手”。不久,有人送來金子。該官員礙於誓言不敢收,門人獻計“用袖子收隻爛袖子”,官員竟依之收禮。可見,賄賂“香餌”當前,能否獨善其身不上鉤,考驗的是“懸”的定力和防變的免疫力。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黨員干部若秉不住黨性意識、守不住規矩底線,喪失“懸”的定力,在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潮流之下,其下場和命運必然很“懸”。“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對黨員干部而言,當官與發財從來是兩條迥然不同的軌道。一旦在廉政作風路上變軌,必然會翻車“殞命”。揣摩“意思意思”背后的“假意”,看清“迎送往來”裡面的“網羅”,對不該拿的堅決“說不”、對不能吃的堅決“閉嘴”。如此,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自勉自警,釋放“懸”的大招,破除各種圍獵的“套路”。

人皆有七情六欲。一般而言,走出“陌生人”圍追堵截的關卡相對容易,擺脫“身邊人”設下的“迷魂陣”卻難。試想,“人情網”網網皆打“感情牌”、“枕邊風”風風都能“軟耳根”等等,假如此時丟失“懸”的武器和意志,就不可避免陷入被“拉下馬”、栽跟斗的泥淖。新中國建立初期,福州軍區龍飛虎因思念老領導周恩來,托人運來一筐桔子,並捎話請總理嘗鮮。未料周恩來當即拒絕,大家覺得這樣做有點不通人情。周恩來思索片刻,便以超過市價一倍的錢買下桔子,自此龍飛虎再也沒有送東西來。足見,砥礪“懸”的定力,既講究工作藝術和處事方式,更須涵養政治本色和作風品格。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砥礪“懸”的定力,不管多麼絢爛的“糖衣炮彈”,都不能攻克廉潔自守的“金鐘罩”和“鐵布衫”。恪守規矩“咬定青山不放鬆”,執行紀律“立根破岩亂世中”,無論是東南的“圍捕風”還是西北的“裹挾風”,讓“懸”的定力筑牢精神信仰陣地,為政路旁定然是“清氣滿乾坤”。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