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人民要論:文化興國運興

李忠杰

2019年04月10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營收狀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圖:張丹峰

■一般來說,國運昌盛之時,文化也會有較大發展﹔國運衰微之時,文化也會處於低迷狀態。國運昌盛、經濟社會發展,文化發展條件會更好、成果會更多。

■一個國家的發展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文化是形象和軟實力﹔對於一個民族而言,文化是靈魂和旗幟。

■新時代,我們一定要全面認識國運與文化的關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興文化,強國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的繁榮興盛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包含著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在當代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核心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文化發展受制於國運興衰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類現象,也是非常復雜的學術概念。人們最初談論的文化是指與武力相對的教化。在我國古代,有“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說。經過數千年演化之后,現在我們所說的廣義上的文化,是指人類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活動及其成果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大類。從狹義上說,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

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在當代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又進一步發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文化發展狀況與國運興衰密切相關。國運通常指由一定的社會發展規律和主客觀條件影響和決定的國家發展態勢。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從根本上說源於社會生活,尤其源於一定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文化始終是社會生活、社會存在的反映。一個國家的發展態勢如何,國運是否昌盛,對文化發展程度和質量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我國歷史來看,不同朝代文化有盛有衰,發展錯綜復雜。一般來說,國運昌盛之時,文化也會有較大發展﹔國運衰微之時,文化也會處於低迷狀態。從世界范圍來看,文化發展狀況也與國運密切相關。一個國家強盛之時,一般都會形成某種文化和文明類型。借助於國家的強盛,這種文化還會擴大傳播范圍,影響其他國家和民族。

為什麼文化發展狀況與國運興衰之間密切相關?一是由於在國運昌盛之時,生產力比較發達,經濟活動繁榮活躍,可以提供相對厚實的物質基礎,這為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二是在國家發展處於上升期時,有一套適應於當時條件的政治制度和治理體系,這也為促進制度文化、道德倫理和相關學說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三是國運昌盛時人民安居樂業,在精神層面有了更多追求,也有更多閑暇時間享受文化生活,從而形成比較旺盛的文化需求。四是在社會條件較好、文化需求又比較旺盛的情況下,就會有更多人員從事文化活動,文化人才不斷涌現,文化創造的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各種文化成果也便於傳播。反過來講,如果國運衰微、經濟蕭條、社會動蕩,文化發展的環境就會惡化,文化發展往往陷於低潮。

當然,文化發展還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國家對文化的態度會直接影響文化的興衰。因此,文化因國運興而興,主要是從大概率、大條件來說的。

國家強盛需要文化支撐

文化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也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文化是形象和軟實力﹔對於一個民族而言,文化是靈魂和旗幟。國家的存在和發展,既需要以物質、經濟的發展作為基礎,也離不開精神、文化的作用。文化繁榮興盛是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發展進步在精神領域的重要標志。歷史反復証明,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不可能強盛,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導引著國家的發展方向。一個國家,沿著哪條道路、朝著哪個方向發展,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命運。國家的發展方向,既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也受文化的影響和制約﹔既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也受人的主觀影響。一個國家的人們對社會發展的規律認識到什麼程度,形成了什麼樣的核心價值和思想理念,就會推動這個國家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因此,文化的性質和形態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國家的前途命運。一個國家強大與否,既取決於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同時也取決於文化實力、精神實力。文化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還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文化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從不同側面對國家發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其中,語言文字文化是人類早期發展起來的基礎文化,共同的語言文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對增強國家凝聚力、創造力、影響力起著基礎性作用。科學技術文化是人們在科學、教育等領域活動取得的成果,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智力支持作用,是增強國家物質力量、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思想道德文化是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塑造人們的精神世界,對社會生活發揮著評判、凝聚、教化和定向的功能。文學藝術文化是以語言、造型、表演等形式滿足人們審美需要的文化類型,反映的是人們對於美的事物、美的境界的追求,既可以陶冶人們的心靈世界、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也有助於傳播國家意志、凝聚國家力量。社會習俗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科學、積極、健康的社會習俗不僅豐富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而且有助於人們深化對真善美的認識和理解。制度文化對國家各種制度、法律、道德的建構發揮著指導作用,規范著社會生活的秩序,促進各種體制機制的優化,提升國家治理水平,保障國家發展。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們黨堅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天,我們黨所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保障國運昌盛的重要條件之一。

興文化,強國運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國運與文化聯系起來,進一步從國運的高度強調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新時代,我們一定要全面認識國運與文化的關系,興文化,強國運。為此,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興文化,就是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我國未來發展起到引領和保障作用。

強國運,就是要按照“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使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全體人民基本實現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使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興文化、強國運,需要我們從多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二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精神領域的引領作用,將其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三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准、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弘揚科學精神,倡導時代新風。四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推出人民歡迎的精品力作。五是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加強中外人文交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作者為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10日 09 版)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