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人民要論: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張紅宇

2019年04月09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內容提要: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應深入理解把握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的豐富內涵,處理好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長期目標和階段性任務、總要求和重點突破、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關系,完成好“三農”領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突出重點,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完成好“三農”領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對於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基礎性作用。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具有豐富內涵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應深刻理解把握這一總方針的豐富內涵,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導向,優先考慮“三農”干部配備,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更新發展理念。深入把握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規律和要求,准確理解“三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改變對“三農”問題的傳統認知,深化對農業多重功能、農民多重屬性、農村多重價值的認知。考核地方政府政績時,不僅要重視工業、城市、城市居民、經濟總量,而且要更加重視“三農”領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推進制度創新。堅決打破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改變農村要素單向流出格局,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同時,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促進城鄉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各項要素資源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構建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享共贏的互利互惠機制,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突出政策導向。著眼於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傾斜,調整政策思路和政府行為,構建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長效機制。優先考慮“三農”干部配備,把優秀干部充實到“三農”戰線,把精銳力量充實到基層一線,注重選拔熟悉“三農”工作的干部充實地方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縣域新增貸款主要用於支持鄉村振興。地方政府債券資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於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庄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准統一、制度並軌,實現從形式上的普惠向實質上的公平轉變。

強化保障措施。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將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各項制度設計、政策創新以及重要任務落到實處。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機制,制定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的實施細則,選優配強“三農”干部隊伍。出台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意見,並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形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合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化“三農”工作法治保障。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應處理好四個關系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從根本上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需要處理好一些重要關系。

處理好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關系。實現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城鄉功能互補,是順利推進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明顯滯后於工業和城市現代化,應通過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並不意味著應該放緩城鎮化步伐,或者是用鄉村振興戰略代替城鎮化戰略。恰恰相反,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必須置於城鄉融合發展的整體架構中推進,實現“以城帶鄉”“以城興鄉”“以工哺農”“以工帶農”,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處理好長期目標和階段性任務的關系。從長遠來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要徹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強化高質量綠色發展導向,發揮我國農業比較優勢,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實現長期目標需要明確不同發展階段的主攻方向及階段性任務。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障糧食安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確保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處理好總要求和重點突破的關系。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我們既要按照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要注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應抓住重點實現突破,根據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明確工作重點、出台相應政策。准確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做到因時因地因村制宜地推進鄉村振興。

處理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注意防止“唯市場論”錯誤認識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民權益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原則問題產生負面影響。

突出重點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當前,做好“三農”工作,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適應國內外復雜形勢變化對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農業工作要突出糧食安全。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應切實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實落地,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著力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釋放農業多重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農村工作要突出人居環境改善。扎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應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推開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確保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階段性明顯改善﹔實施村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為實現城鄉均衡發展創造條件﹔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短板,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增強鄉村治理能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平安鄉村建設,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農民工作要突出脫貧攻堅。加快補齊農村發展和民生短板,讓億萬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著力解決制約脫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明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奠定良好基礎。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通過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支持和鼓勵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持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注重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他們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9日 09 版)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