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從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創新入手

學苑論衡:提高農業經濟學學科發展質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2019年04月08日08: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業經濟學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農業經濟學學科體系,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理論支撐。同時,我國農業經濟學發展也面臨著原創性理論成果缺乏、研究方法單一、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中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較多等突出問題。提高我國農業經濟學學科發展質量,需要立足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實踐,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力爭在理論創新、研究方法創新、科研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使學科發展更好服務於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大局。

一般而言,學科建設是學科知識體系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創新與完善的過程。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濟學發展立足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深入研究我國農村改革問題、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問題、農村土地問題、農民工問題等,形成了比較豐富的中國特色農業經濟學理論體系。進入新時代,提高農業經濟學學科發展質量,應繼續扎根我國農業現代化實踐,跟蹤研究“三農”前沿問題,進一步探索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律。

理論創新是提高學科發展質量的根本,而一門學科的創新發展往往與時代需要緊密相連,其創新理論和觀點都是為解決該領域的現實問題而產生的。提高我國農業經濟學學科發展質量要緊緊圍繞滿足時代需要,聚焦新時代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中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領域,推動農業經濟學創新發展。當前,應特別關注土地制度改革、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農業資源與環境、城鄉融合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鄉村振興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提出具有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既為鄉村振興和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學理支撐,又為我國農業經濟學發展貢獻創新性理論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日益與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農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及內涵也因此得到豐富和擴展,農業經濟學與管理學、社會學、食品與環境科學、信息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學科發展越來越專業化、綜合化。提高農業經濟學學科發展質量,推動農業經濟學理論創新,呼喚研究方法創新。應傳承優良傳統、借鑒國際經驗,綜合運用實証分析、數理分析、實驗等多種研究方法,促進農業經濟學研究方法創新,逐步改變目前農業經濟學研究中重計量模型、輕案例實証的做法和傾向。

科研體制機制創新是提高學科發展質量的重要保障。應不斷完善科研評價機制,改革職稱評定制度,不拘一格發現和重用優秀人才,吸引海外人才,培養青年人才,建設一支國際一流的學科帶頭人隊伍,支持和引導他們組建知識背景、年齡結構合理的研究團隊,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化學術團隊。應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學科建設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公共學術評價機制和公共科研資源分配機制的導向作用。同時,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國際一流學術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不斷完善我國農業經濟學學術研究與交流合作機制。

(執筆:苑  鵬)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8日 09 版)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