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光
2019年03月08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隻有切合時代需要、滿足人民需求的學問,才是真學問,才能寫進群眾心坎裡、發揮應有作用。
習近平同志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裡。古人做學問,特別注重“經世致用”。今天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更要強調“管用”,做人民需要的學問。
做人民需要的學問,就得走出書齋、走進實踐,為人民立德立言。《論語》有載,孔子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與狀態,用通俗的語言指導他們如何盡孝、如何為政、如何行仁。他還將“六藝”傳播到民間,是將學問帶出“象牙塔”的典范。這對於今天如何做學問仍有重要價值和啟示意義。
然而在現實中,有的學術研究陷入自我循環,一些所謂的“學術成果”,材料似曾相識,觀點人雲亦雲,一看便知屬於閉門造車﹔還有一些人不甘心坐冷板凳,不潛心做真學問,而是熱衷於做學術“明星”、網絡“紅人”。凡此種種,都不是研究的大道、學術的正途,都不可能做出真學問。
習近平同志指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世界上偉大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決人與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創造出來的。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隻有切合時代需要、滿足人民需求的學問才是真學問,才能寫進群眾心坎裡、發揮應有作用。
學問一詞源自《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強調學問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上。做人民需要的學問,貴在“知”,即思想的創新﹔更貴在“行”,即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北宋學者范仲淹不僅潛心學問,而且開創了義庄慈善事業。這種知行合一的優良傳統在我國學者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帶領10萬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他每年進山“務農”超過200天,幫助山區農民增收28.5億元,成為村民們眼中的“科技財神”。
在新時代,做學問的實質在於從學術的角度總結、提煉和發展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實踐經驗。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切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為理論創新提供了豐厚土壤。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要把握好這一歷史性機遇,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08日 07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