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歐陽輝

2019年02月22日15:1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黨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論創新、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深遠的歷史貢獻,就是概括和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其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進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鄭重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實現了從黨的指導思想向國家指導思想的轉化,實現了國家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這一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97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等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如何認識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關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思考,提出了許多重大論斷、重要思想,豐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和外延,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一、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境界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就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出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境界。

(一)系統闡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極端重要性

“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源於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近一個世紀的不懈奮斗,源於黨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輝煌成就,源於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站立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礡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在新時代,“我們黨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就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道路可以選擇。中國人民在艱辛探索和實踐中,找到了、堅持了、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最關鍵的是堅定不移走這條道路、與時俱進拓展這條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二)系統闡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這“四個走出來”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從改革開放回溯到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溯到中國近代史乃至中華民族史,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實踐基礎,充分表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40年來,經過不懈探索和奮勇開拓,我國成功實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近幾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事實雄辯証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三)系統闡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舉旗定向,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中國共產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斗目標等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問題”。這一重要思想還向世界宣示:“中國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行戰略部署,確立行動指南,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其中,“八個明確”指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証,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十四個堅持”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不僅是我們黨改革開放以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結晶和成功經驗,而且是引領我們面向新目標、開啟新征程的行動指南。

(四)系統闡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戰略安排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后,我們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通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按照新的“兩步走”戰略安排,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不斷完善和拓展,我們黨必將帶領全國人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境界。

(一)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堅持與發展、繼承與創新、源與流的關系。這一重要思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理論淵源,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根本主題,同屬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譜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有機的理論總體”中的組成部分,它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理論傳統、價值導向,沿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理脈絡,寫出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境界。這一重要思想以宏大的戰略眼光勾勒出21世紀中國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光明前景,以科學的理論邏輯回答了新一代馬克思主義者面對的時代課題與實踐挑戰,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以其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揭示,對現實問題的深入分析,對未來發展的深入思考,成為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進入21世紀,世界和中國發展變化的廣度、深度都遠遠超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也與先前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所遭遇的國際國內環境有了很大的不同,過去的理論對於今天的實踐而言,有的論斷不管用了,有的命題不夠用了,有的具體結論不能用了,這些都是毋庸避諱的事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問題為導向,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際和新的發展,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辟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比如,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論斷,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課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主題的認識;提出新的“兩步走”戰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認識;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的認識;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出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理論,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認識;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命題,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認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的認識;提出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從嚴治黨等理念,深化了對執政黨建設理論的認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等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發展了“老祖宗”,又說了很多“新話”,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是撇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另起爐灶,而是堅持和發展的關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庄嚴使命,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人民的鄭重承諾。同時,它還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甚至沒有詳細描繪過的新路。關於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雖然早已破題但遠未結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來思考“什麼是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建設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只是把它具體化為“如何認識中國的全面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何實現中國的全面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這一重要思想明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証等基本問題;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全面探索和論述了各個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共同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經構成自成系統的內容體系,具有邏輯的嚴密性、內在的貫通性和理論的系統性,思想豐富、博大精深,是一個完整科學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新時代產生新理論,新理論指導新實踐。從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唯一的出路;走向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歷史的出路和社會的走向集中到一點,就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遵循,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指南。

三、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新境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從新中國成立后開始建立和形成,改革開放時期逐步豐富和完善的嶄新的社會制度體系,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特點和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基礎,它的確立充分証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強制度保障。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出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新境界。

(一)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豐富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過程中,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制度體系。它內涵豐富,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符合國情、與時俱進、以人為本、開拓進取等特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二)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保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得以實現的制度體系,實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有效保障人民群眾民主權利、黨員基本權利和其他民主黨派政治參與的權利,實現區別於西方的廣泛而真實的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和衷共濟解難事、提高效率辦好事的獨特優勢,具有充分發揚人民民主、促進公平正義、凝聚社會共識、實現共同富裕的巨大優勢,能夠最大限度適應當代中國的客觀實際,能夠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能夠最大限度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永葆黨和國家的創造活力。正是借助制度優勢,我國有效應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帶來的嚴峻挑戰,不斷促進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創造出“中國效率”“中國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自信,還來源於它自身強大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能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應該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特色鮮明、富有效率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我們要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他還強調:“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世所罕見的巨大成就,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夠大幅度提升,都同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作用是分不開的,同充分發揮黨的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分不開的。在新時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這一中國制度的最大優勢,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四、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他將“三個自信”擴展為“四個自信”,使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在理論維度、實踐維度、制度維度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文化維度。這為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境界。

(一)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意義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沒有文化的繼承、發展、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有這些,都集中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觀。它的核心要義是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實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種文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容。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基因。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中創造的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做出了卓越貢獻。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它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斗,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最終匯聚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基因。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紅色基因。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革命文化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在屬性與靈魂。它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與以往一切舊文化有著本質的區別,具有鮮明的黨性,是為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服務、為最廣大人民服務的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既源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熔鑄於社會主義革命事業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更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它的實質是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路徑

發展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闡述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六大”核心理念和“五大”基本方略,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路徑。“六大”核心理念是指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五大”基本方略是指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推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六大”核心理念和“五大”基本方略,是相互貫通、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共同形成了支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觀的理論框架,不可分割,也不可或缺。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四位一體,是一個緊密聯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我們黨始終高擎的偉大旗幟是管總的,它規定了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根本性質和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深厚基礎,它們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的新境界,也就是說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來源: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18.10.25,本文由作者提供)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