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突破事業“舒適區”

王曉龍

2019年02月22日09: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遲到早退、聊天刷屏、投機取巧、忙裡偷閑……時下,不少干部在事業上走起了“佛系路線”,對榮譽不爭不搶,有責任不聞不問,隻圖個舒服自在。不得不說,在如今的干部隊伍中圖舒服、圖自在已不再是“退二線”干部的“權力”,一些年輕干部,特別是業務干部也開始追求和營造起了自己的事業“舒適區”。

毋庸諱言,某些業務干部在工作中慵懶散混、得過且過,起因絕不僅僅是責任感缺乏、事業心喪失,更可能是年復一年的機械式業務勞動讓其產生了對工作的厭煩倦怠之情。特別是在他們掌握了工作技巧、適應了工作環境后,初到崗位時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般的警醒之感亦逐漸消失,這時的他們雖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業務能力有所增強,可激情活力卻早已被消磨殆盡,其精神狀態、責任意識更是大不如前。這就如魚缸中的魚兒般,適應了安穩度日,便喪失了對江海的渴望,如此蝸居於事業“舒適區”,待有朝一日放歸江海,又如何能夠逆流而上,飛躍龍門?

正所謂,遠飛者當換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舊基。要讓事業干部突破事業“舒適區”,除了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讓其摒棄安逸,永葆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外,落實交流輪崗制度,讓干部重拾“不舒服”之感亦不失為一有效可行之法。其實不論是《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還是各級黨委(黨組)自行制定的交流輪崗辦法都對干部的交流輪崗有著明確的制度規定。可現實中,不少單位內部,特別是在各業務科室之間,此項制度卻始終難以有效實行。

何以至此?歸根結底,一是業務科室關系著單位內部的正常運轉,若交流輪崗勢必會給單位帶來一定的陣痛期,影響單位運行發展,這是領導不願看到的﹔二是不少業務干部在崗位上早已形成思維定式,安於現狀、惰性顯現,不願去新環境摔打歷練,隻想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三是一些干部在業務崗位工作經營多年,形成了以崗位為中心的關系網、利益圈,若交流輪崗可能會觸碰不少利益群體,讓領導和干部們心有疑慮。如此,不僅讓部分單位的交流輪崗制度成了擺設、空談,更讓不少干部如溫水裡的青蛙般越泡越舒服,最終因時間過長而徹底熟透,到時就算是有妙手回春之能亦終將回天乏術、難以善終。

停留於舒適自無須勞心費神,但若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就必須要翻山越嶺、踏平坎坷。誠然,若領導干部能拿出落實交流輪崗制度的魄力,打破干部的事業“舒適區”,就必然能以新的“不舒服”激發出他們“敢於翻篇歸零再出發”的勇氣,釋放出他們“敢擔當、善作為”的激情活力,從而以個人的“不舒服”換得社會發展、群眾幸福的“舒服”。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