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泉
2019年02月22日09: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某班子結合民主生活會召開,廣泛向群眾征求意見。一職工署名提出了“分配不公多吃多佔”“好大喜功做表面文章”“吊兒郎當無正形”等意見,而被領導點名批評為“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群眾對此頗有議論,認為意見並非空穴來風,班子應該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虛心接受、認真反思,豈能“龍顏大怒”“針鋒相對”?
揆諸現實,的確還有那麼一些干部,性子急、脾氣大、不耐煩,不善於聽取群眾意見、不喜歡聽批評意見。面對群眾的意見,做不到心平氣和、虛心接受,不是滿臉不悅就是針鋒相對、立即反駁。如是,無形之中把干群關系置於對立的局面,並激化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干群眾矛盾。
類似情況的發生,看似是性格、脾氣、態度的問題,實質則是作風問題。黨員干部的作風直接連著黨風,體現的是為民情懷的濃與淡、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深與厚,關乎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我黨從成立到現在90多年的風雨歷程証明,離開了人民群眾,我們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我們黨作為一個在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是故,於黨員干部而言,必須把作風建設當作提高黨性、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好抓真抓實,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看到、感受到轉作風帶來的成效和變化。
一個黨員干部,連群眾意見都不能夠耐心傾聽、虛心接受,又何談轉變作風、端正黨風、做好公仆?是故,愚以為轉作風,不妨就從耐心聽取群眾意見開始。
耐心聽取群眾意見,就是要做到心裡裝著人民群眾。明·薛瑄說:“愛民而民不親者,皆愛之未至也”,《書》曰:“如保赤子”。隻有做到把群眾裝在心裡、視民如“赤子”,像愛護嬰兒一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扑下身子,把根扎在人民群眾之中,把心留在人民群眾之中,把汗水洒在人民群眾之中,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真實地感受群眾的生活,體會群眾的疾苦,了解群眾的需要,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的難題,拉近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努力實現好、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夠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鞏固好黨的執政基礎。
耐心聽取群眾意見,就是要以人民群眾的意見為鏡子。古人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人民群眾意見為鏡,從其喜怒哀樂裡“照”出工作的成敗得失﹔從其期待望盼裡“照”出工作方向﹔從其褒貶口碑裡“照”出民心向背﹔從其衣食住行裡“照”出滿意程度,並以此為依據,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大興利民之舉,以實干事的精神和行動取信於民。
群眾意見有利於我們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克服缺點,減少錯誤,防微杜漸。能否聽取群眾意見,是黨風、政風是否有力的體現﹔代表著是否求真務實、工作風氣是否端正、干事氛圍是否健康。能否耐心聽取群眾意見,是考量黨性的試金石。耐心聽取群眾意見,就是要持聞過則喜的態度,並積極營造敢提意見氛圍、暢通能聽意見渠道、涵養聽取意見、正視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覺悟,並從群眾的意見裡,不斷吸取前行的力量。
轉作風,各級領導干部、黨員同志,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從耐心聽取意見這樣的“小事”抓起,時刻保持定力,嚴防不良風氣反彈回潮,讓“四風”無處遁形。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