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為官要有“懸瓜拒賄”的清醒和睿智

林偉

2019年01月21日09: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北朝時期,蘇瓊任南清河太守,他明察善斷,並且清廉謹慎。有一次,一位叫趙颍的官員,仗著自己年紀大、為官早,摘了兩隻剛成熟的瓜,前來送給蘇瓊。蘇瓊沒有將瓜剖開吃掉,而是命人將瓜懸於大堂的橫梁之上。人們聽說蘇瓊接受了趙颍饋贈的瓜,都想著進獻新摘的瓜果,可是當他們來到衙門前時,卻看到趙颍送的瓜仍懸在梁上。眾人相視羞愧離去,此后再也無人敢給蘇瓊送禮了。

這種“懸瓜拒賄”的故事,今天讀來仍然令人感嘆不已。現實中,人們常常談論拒賄難,甚至有人借助李白“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詩句,稱“拒賄之難,難於上青天”。特別是一些落馬貪官在懺悔中也認為拒賄太難。如:安徽省六安市原副市長王偉在庭審時說道,“自己也知道收受別人的禮金不好,但有時也覺得實在難以拒絕。”河南省開封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森林則稱,自己就是被“人情往來”面紗下的銅臭熏倒的。廣東省揭陽市委原常委兼普寧市委書記丁偉斌也說,他也曾努力拒賄,但最終還是被“糖衣炮彈”俘虜了。

事實上,落馬貪官的如此懺悔,也是有一定“原由”的。人活在世上,總有一些“人情往來”,這是正常的,黨員干部也沒有例外。但問題在於,社會上常常有些人打著“人情往來”的幌子,借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喬遷新居、子女升學、父母生病等機會,以慶賀、慰問等名義向黨員干部行賄,讓人“盛情難卻”。這與當年蘇瓊所遇到的進獻新摘的瓜果,沒有什麼兩樣。兩個新瓜並不值幾個錢,蘇瓊新官上任,盛情之下“收瓜”,也沒有大不了的,可蘇瓊想到的卻是“這件事情”的影響力。

“收瓜”就是起點。今日有人送新瓜,明日就會有人送雞鴨,發展下去就會有人送金銀,以此類推,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在蘇瓊眼中,“新瓜”和“金銀”並沒有什麼區別,於是乎,他便用“懸瓜拒賄”這種方式,禁住了“第一次”,沒有搞“僅此一次,下不為例”,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那些被“糖衣炮彈”俘虜的落馬貪官,他們都是從“收瓜”的第一次開始的,如果他們能從拒收一瓶酒、一包煙、一餐飯等第一次開始,頂住“新瓜”的誘惑,就不會因為收了太多的“新瓜”,而斷送自己美好的前程,甚至自由與生命。

一步很短、一生很長,一步錯就會步步錯。面對一次次“新瓜”的誘惑,是時刻繃緊黨紀國法這根弦,擦亮眼睛、守住原則、把住底線,還是把“人情往來”看作高於一切,在形形色色的“人情”圍獵中甘於束手就范,直至徹底淪陷,檢驗著黨員干部的品性和定力。走不出人情的大山,跨不過誘惑的大河,遷就於人情,甚至被情面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新瓜”打開缺口,成為“有縫兒”的雞蛋,在物欲橫流中迷失自我,在金迷紙醉中不計后果,最終落入法紀的牢籠。這樣的教訓、警示,不可謂不深刻 , 不可謂不慘痛。

對於今日的黨員干部來說,蘇瓊“懸瓜拒賄”的清醒要有,“懸瓜拒賄”的睿智更要有。有道是“下不為例,必有下例”,各級黨員干部都有“收瓜” 的第一次機會,盡管我們不可能採用“懸瓜”這種方式方法來拒賄,但必須要用這種清醒、這種睿智來頂住第一次吃請、第一次說情、第一次收禮,頂住了第一次,才能免除下一次,就不會有更多次,我們的從政之路、人生之路才會行穩致遠,平平安安。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