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思想縱橫:用制度保障改革行穩致遠

曹  平

2019年01月16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隻有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保障新時代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制度是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等的總和。制度通過一系列規則為人們的活動劃定界限、提供方向,為社會中的分工合作設定軌道。制度以其規范性和穩定性發揮著整合協調各種關系、調節各種矛盾沖突的功能,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的重要保障。

現代國家無不重視制度的建構,一個國家制度的完備程度也是衡量其國家治理體系完善程度的主要標准。對我國來說,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是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們黨探索國家治理問題得出的重要結論。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來看,制度從根本上說是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制度建設水平要與生產力諸要素相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如果制度不能及時適應變化,就會失去其功能和價值,還可能變成生產力發展的束縛和桎梏。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度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為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提供條件、創造空間。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扭住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個關鍵,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將制度變革貫穿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建設各個領域的改革之中。同時,各領域改革的成功經驗又被固定下來,上升為新的制度,制度體系不斷成熟完善,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証。

同時也要認識到,維持秩序是制度的基礎性功能,但並非制度的全部功能。一個社會,混亂無序不行,一潭死水也不行。一個社會的良好狀態應是既和諧有序、又充滿活力,每個人都能各盡其能、各展其才。因此,制度建設既要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又要有利於增強社會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為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保証人民安居樂業、保障國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証,也為永葆黨和國家的生機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証。比如,我國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使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

習近平同志強調:“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處在這個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時候,改革每向前走一步、每向深進一層,都需要付出更艱苦的努力。今后的改革將更加凸顯全面性、系統性特征,靠零敲碎打不行,靠碎片化修補也不行。這就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制度體系建設,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以制度來確保各領域改革的正確方向,以制度來推進改革向深處走、向實處走。隻有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保障新時代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16日 09 版)

(責編:任一林、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