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莫讓“痕跡管理”加重基層負擔

段官敬

2019年01月14日09: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有村支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抱怨,現在最煩的就是“痕跡管理”,村委會7人,其中4名大學生主要負責整材料,一年用壞2台打印機,甚至有時弄材料到很晚,有人直接在材料堆上睡著了。從該村支書口中可知,個別“痕跡管理”在某種程度上給基層造成困擾,值得深思和警惕。

提到村干部,通常首先想到的是打赤腳、戴草帽、甩膀子的“泥腿子”形象。而圍著打印機、“A4”紙團團轉的“畫風”,實在令人“辣眼”。現實生活中,拍照、歸檔、整理、打印、裝訂、編冊等等,都是“痕跡管理”的常規動作和必經程序,導致少數基層干部走戶串巷拉家常、田間地頭話桑麻的時間“不夠用”,久之釀成“不問民聲問材料”的形式主義。不得不說,如此“痕跡管理”少些也罷。

“凡事皆有度,過猶而不及”。按理,適當的“痕跡管理”能真實反映政策落地“最后一公裡”的客觀情況,有利激發基層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況且,部分有價值的工作檔案需要歸納存檔、長期保存。可知,“痕跡管理”終極目的在於推動工作、促進發展。然過多泛濫的“痕跡管理”,令基層陷入“為了留痕而留痕”的泥淖,反而在實干中抓鐵留痕少了、奮斗中踏石留印少了,豈不是適得其反、舍本逐末。

當然,個別“痕跡管理”被“帶跑偏”,與部分上級部門“官僚主義”做派不無關聯。試想,本應深入前線、進到現場的檢查、調研、考察等,倘若愛惜“鞋子”、保重“身體”,雙腳不願沾泥土、身子不想接地氣,那麼隻能依靠“坐辦公室看、靠車輪子轉”的方式,等基層干部送“痕跡”上門,同時關起門來搞“管理”。自然而然,“管理”指令越來越多、“痕跡”操作就愈演愈烈。

俗話說,“上面千把錘,下面一根釘”。鄉村基層受“人少事多”的現實狀況和客觀條件掣肘,“白加黑”“晴加雨”“5+2”已是工作常態。一旦“痕跡管理”泛濫的歪風邪氣肆意吹向基層,掀起形式主義和務虛主義旋渦,無疑給基層徒增煩惱、加重負擔。既影響基層地方工作作風,又損害黨員干部隊伍形象,也不利於黨執政大廈基石的穩固。

中共中央辦公廳曾印發《關於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改進督查檢查考核辦法,必要的記錄、台賬要看,但主要看工作實績,不能一味要求基層填表格報材料,不能簡單以留痕多少評判工作好壞”。足見,“痕跡管理”需辯証理性看待、堅持適度原則。督查檢查考核是指揮棒,刮什麼樣的“檢查風”、就下什麼樣的“工作雨”。因此,防止“痕跡管理”被“玩壞”加重基層負擔,還須從治理“督查檢查考核”源頭始。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成實”。精致的“痕跡”終究只是好看的形式主義,基層干部存在的意義,是敢當表率、積極作為帶領地方百姓勤勞發家、發展致富。因而,莫讓“痕跡管理”加重基層負擔,為基層干部解壓鬆綁,讓其甩開膀子、輕鬆上陣,朝著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實干方向走去。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