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少些“書面調研”

焦方謙

2018年12月04日15: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曾幾何時,調查研究多了一種新方式,其曰“書面調研”,某些單位對這種調研方式“情有獨鐘”,但凡准備開展一項工作,先給基層發個開展“書面調研”的通知,搞得基層干部應接不暇、怨聲載道。

“書面調研”為什麼能夠受到青睞?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好處”。一是省勁。“書面調研”不用跑基層看,不用去基層轉,不用蹲在基層解剖麻雀,原本要下基層三四天的實地調研,把這個包袱一股腦拋給基層單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二是省心。調研的目的是了解問題、解決問題,一般要出一份調研報告,而“書面調研”就是總結調研報告最便捷的方式,把基層單位報送的調研報告匯總整理……經過一番加工,一篇“完美”的調研報告就出爐了。三是省責。開展調研原本就是為了更有效開展工作,在當前大興調研之風的形勢下,領導一般都會問開展調研了嗎?有沒有數據支撐?可有些問題的確不掌握,不開展調研又不行,這時候“書面調研”來的剛剛好,“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書面調研”成效到底如何?這還要從“被調研”的基層角度來看。現在基層人少活多,可謂是“千線一針”,沒有這麼多人力和精力來針對某一事項專門開展調研,再有基層干部在對調研事項的精准把握上不到位,沒有調研者的敏銳度,到底需要調研什麼把握不准,在這種不知道調研什麼,又沒有精力調研的情況下,隻能憑經驗、憑“腦補”弄個調研“成果”,即使這樣也得“潛心鑽研”一番。其實,現在基層干部最辛苦、最務實,直接面對面聯系服務群眾,很多基層干部並不願去做這些糊弄文章,但“書面調研”催得時間急,隻能把功夫下在調研外,再有確實也存在某些基層干部“報喜不報憂”的情況,有位基層干部袒露心聲,“別人都報好做法,若自己提問題多,會不會給上級留下壞印象”。究其原因,看似基層工作漂浮,實則調研方法不當、作風不實。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以上率下走訪群眾了解實情,“掀鍋蓋”看群眾吃什麼,“拉家常”問群眾收入,這種務實的調研作風值得廣大領導干部學習……有人說,基層現在最反感的事情,“書面調研”算其中之一。事實上,基層反感的不是實打實、解決問題的真調研,而是這種浮在面上的“書面調研”,既給基層增加了負擔,到頭來又探不到實情,自然也不利於做出正確的決策。

綜上所述,“書面調研”之風該殺,必須下大力氣打破這種“坐等調研送上門”的不實作風,防止調研“走調”,隻有深入基層群眾,下點苦功夫,才能了解真情況、發現真問題、找到真對策,進而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