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食品安全監管要零容忍

林雍

2018年12月04日07: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2小時被注水120斤,黃牛疼痛難忍,數次注水后,黃牛才被屠宰。近日,一則黃牛被注水屠宰的新聞,將黑心作坊與私屠濫宰再次拉回到公眾眼前。據最新消息,相關屠宰點已被取締,負責人也已被警方控制。這一個案,引發公眾對虐殺黃牛的不滿,也引發人們對於食品安全的思考。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落實屬地責任,要求任何一級政府都要對屬地內的食品安全負責,同時一直在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高毒農藥和禁用獸藥得到較好控制,“三聚氰胺”連續9年零檢出,“瘦肉精”黑窩點生產經營鏈條已被切斷。現在,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合格率達97.1%,質量安全縣的合格率平均達到99.1%。而這起“注水牛肉”個案,讓人們擔心“注水”屠宰現象再度出現,也給繼續維護食品安全敲響了警鐘。

食品安全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對食品安全進行嚴格監管,才能給公眾注入信心,讓公眾吃得放心。執法監管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核心是把專項整治和日常執法監管結合起來。就目前而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我們也許不能做到零發生,但必須堅持零容忍,哪怕是1%的問題,也要盡100%的努力去解決。換句話說,監管不“放水”,肉類就難以“注水”。隻有用最嚴謹的標准、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絕不手軟,讓違規經營無路可走,讓問題食品無處遁形,才能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粗略測算,今天的中國人,一天要吃40多萬噸糧食、10多萬噸肉、50多萬噸蔬菜、20多萬噸水果……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面對如此旺盛的質量安全需求,農產品產供銷環節上每一位經營者都應牢記,市場經濟不僅是法治經濟,更是誠信經濟。像生產鮮肉卻注水牟利、明知是“注水肉”還堂而皇之售賣等做法,不僅有違法律,諸多判例表明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前車之鑒不可不戒﹔而且還背離商道,即便僥幸得手,收獲蠅頭小利,也終難長久。

“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在市場經營中,多一些守法意識,多一分底線責任,就是善良本性的具體體現。不使經商盈利脫離法律和道德的軌道,我們的食品才會更加安全,社會才能更加有序。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04日 09 版)

(責編:王玥芳、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