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14:2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今年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和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們探討“新時代、大安全、強融合---打造自主可控的網絡空間安全共同體”主題,就是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探索融合路徑,把握科學方法,凝聚多元力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網絡安全保障。
一是認清新時代的網絡特征。總體國家安全觀中,從國土安全到信息安全、核安全等11種安全,哪一個也離不開網絡安全。我們需要始終牢記“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戰略警示,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網絡空間新時代。
二是拓展大安全的國家視野。網絡安全軍民融合發展,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基本遵循,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系統思維方法為根本指導,在實際的工作推進中,拓展大安全的國家視野。這種視野,就是要始終圍繞“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初心,激發中華文明的大智慧、經略跨越虛實的大空間、形成軍民融合的大格局、塑造自主可控的大生態、支撐國家治理的大體系、完成網絡時代的大使命。
三是把握強融合的本質規律。網絡空間是軍民融合的熱土,屬於強融合領域。我們要抓住當前信息技術變革和新軍事變革的歷史機遇,深刻理解生產力和戰斗力、市場和戰場的內在關系,把握網絡安全軍民融合發展的工作機理和本質規律,確保網信軍民融合規范有序運行、協調高效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網絡安全保障。
四是堅持自主可控的科學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我們在網絡安全軍民融合發展中尤其要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動核心技術突破。我們隻有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厚土壤,在技術、產業、政策上共同發力、創新驅動,才能形成自主可控的網絡安全大生態。
五是凝聚網絡空間安全共同體的多元力量。網絡空間安全共同體,就是黨政軍學民、東西南北中聚合起來,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發。它是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復合體,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共同籌劃國家重大戰略工程,齊心協力推動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進而實現強軍興軍和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偉大目標。
(作者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十二院院長、本刊社長兼總編輯)
(來源:《網信軍民融合》2018年9月刊)
相關專題 |
· 《網信軍民融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