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陳理談《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

2018年11月13日08:5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今年8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編輯的《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一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這本摘編分為8個專題,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的242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為了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系統學習、理解和掌握習近平關於扶貧的重要論述和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特別邀請到了參與該書編輯工作的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編審陳理做客人民網視頻演播室,與網友在線交流。

精准脫貧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攻堅戰

主持人:《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不久前正式編輯出版,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首先請陳老師介紹一下這本著作編輯出版的相關情況。

陳理:經黨中央批准,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編輯出版的《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一書,應該說是非常重要,又很有特點的著作。出版發行之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我想,引起廣泛關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有這麼三個方面:

第一個原因,是總書記關於扶貧的論述非常重要,對推動扶貧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是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把扶貧擺在治國理政突出重要的位置,提出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新理念新思想,進行一系列很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創新,以空前的力度,推動扶貧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和決定性進展。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對比,2012年底到2017年底,我們的貧困人口從9800多萬減少到3000多萬,減少了680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3.1%,減少7.1個百分點。這方面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確實是前所未有。取得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第二個原因,是扶貧工作非常重要。我們知道,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最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指標。總書記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假如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難以完成。全黨全社會對脫貧攻堅這件事情都非常關心、非常重視,也非常支持。

第三個原因,是這本論述摘編出版的時間節點也非常重要。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其中精准脫貧是三大攻堅戰中,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個攻堅戰。可以說,全面小康能不能如期實現,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脫貧攻堅這個攻堅戰能不能打贏。對今天來說,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這本著作,全面系統地收錄了總書記十八大以來關於扶貧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系統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推動扶貧開發方面取得的一些寶貴經驗。認真學習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對於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對於如期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內容非常豐富,思想深刻,分量也很厚重。剛才主持人說了這本摘編收錄了總書記242段論述,大概有9萬字的篇幅。它的時間跨度也比較長。最早一條是2012年11月15日,也就是習近平同志當選總書記后跟中外記者見面時候的講話內容,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就是“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不僅是我們黨執政的一個宣示,也是扶貧工作的一個基調。最后一條是今年6月11日召開的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上傳達的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這個時間內總書記提出的關於扶貧方面的重要思想、重要論斷、重要舉措,都收錄到這本論述摘編。有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從全書的框架來說,這本摘編有8個專題,為了便於廣大讀者理解,我們也可以分成三個大的板塊。其中第一個專題是“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這是第一個板塊。這個板塊的主要內容是論述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就是要回答我們今天全黨全社會為什麼要下那麼大的氣力來進行脫貧攻堅,來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從第二個專題到第七個專題,是第二個板塊,是“六個堅持”,分別論述“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証”,“堅持精准方略,提高脫貧實效”,“堅持加大投入,強化資金支持”,“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堅持從嚴要求,促進真抓實干”,“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這“六個堅持”,是十八大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十八大以來在扶貧開發方面形成的寶貴經驗。這個板塊是這本論述摘編的主體部分,思想性、指導性都非常強,需要我們好好學習、好好領會。

第八個專題,也就是最后一個專題,是論述摘編最后一個板塊。這是一個新的視角,是從攜手消除貧困、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從國際視野、全球視角來看待今天中國脫貧攻堅的問題。

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既是國際減貧事業積極的倡導者,也是有力的推動者。一方面,中國解決了7億多人的貧困問題,相當於世界減貧總數的70%,中國扶貧開發工作本身就是對國際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另一方面,中國積極開展南南合作,給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從這個專題和這個視角,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中國扶貧開發的世界意義,為國際減貧事業提出的中國主張,貢獻的中國智慧。中國的脫貧攻堅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要推動構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剛才從幾個方面對全書編輯出版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結構框架,給各個網友作了一個簡要介紹。可以看得出來,總書記關於扶貧的重要論述,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形成了一個有內在緊密聯系的科學體系。我們在學習《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這本著作的時候,既需要一個專題一個專題、一個條目一個條目地認真研讀,同時還要從總體上進行把握,這樣可能更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學習領會總書記關於扶貧論述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以及實踐要求,更好地用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來指導我們的工作。

五方面理解把握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

主持人:剛才介紹中提到,脫貧攻堅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請結合論述摘編,進一步談談應該如何理解把握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

陳理:剛才說了,到2020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它的意義非常重大。它標志著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上,將第一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的現象。這不僅對中華民族,而且對人類發展來說,都是一件意義特別重大的事情,足以彪炳史冊,功德無量。

怎麼來理解這方面的重大意義,我們是不是可以從這五個方面來進行把握。

第一個方面,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大家知道,黨的十九大報告開宗明義就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為什麼搞社會主義呢?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大家也知道,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的群眾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現了中等收入群體,也出現了高收入群體。但是,我們同時也得坦率地承認,現在還存在不少低收入的群眾。而且真正需要幫助的,恰恰是低收入群眾。總書記說得很明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那就沒有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也不是社會主義。

第二個方面,讓貧困人口、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庄嚴的承諾。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的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從現在我們的實際情況來看,城市這方面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體上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不會有大的問題。大的問題在哪呢?還是在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出發,明確提出到2020年的時候,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要全部摘帽,要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是我們黨提出的一個庄嚴承諾。一諾千金,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到時候是一定要完成的。

第三個方面,我們國家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們面臨的任務依然非常艱巨。前面剛才說了,我們到2017年年底貧困人口還有3000多萬。要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一年要減少貧困人口1000多萬,這個任務越到后面難度越大,成本也越高,是越來越難啃的硬骨頭。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為什麼會成為越來越難啃的硬骨頭。

一是從結構上看,現有的貧困大部分是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和貧困程度深的地區和群眾,要解決這些貧困問題確實難度比較大。

二是從群體分布看,大部分是殘疾人,是孤寡的老人,是長期生病的病人。這些人可以說屬於“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貧困人口。還有一部分是文化教育程度比較低、缺乏職業技能這樣一些貧困人口。要解決他們的脫貧問題,難度也很大。

三是從脫貧目標看,要解決不愁吃、不愁穿“兩不愁”相對容易,但是要實現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的難度比較大。

但不管怎麼說,這塊硬骨頭再難再硬,這個仗再難再硬,我們一定都要打贏,這個難關一定要攻克,2020年目標一定要實現。

第四個方面,脫貧攻堅事關黨的執政安危和人心向背。我們經常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就是要為民造福,而隻有做到為民造福,我們黨的執政基礎才能堅如磐石。從政治上講,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開展反貧困工作,鞏固了我們黨的執政基礎,鞏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國際風雲變幻的過程中,為什麼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制度能夠巋然不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老百姓擁護支持我們,擁護支持社會主義制度。總書記說,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確實裡面隱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

第五個方面,加大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落實共享發展理念,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經濟確實有了很大發展,現在我們穩居世界經濟總量的第二,蛋糕是越做越大。但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方面,無論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是從制度設計來看,我們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前進。要避免或者說絕對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這樣的現象。

從以上五個方面,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脫貧攻堅今天來說意義非常重大。我們要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首先就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統一到總書記關於扶貧論述上來,增強扶貧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這是我們學習《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的時候,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論述的時候,第一位要解決的問題。

“六個堅持”扶貧經驗:“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証”排首位 

主持人:剛才您提到“六個堅持”的寶貴經驗,其中“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証”是排在第一位的。請您談一談,為什麼在脫貧攻堅中要突出強調這個問題?

陳理: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0年的發展,我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我們使7億多人成功地擺脫了貧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總書記深刻總結了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扶貧開發的寶貴經驗,把它概括為“六個堅持”。在“六個堅持”當中,第一條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証”。要說這本著作亮點有哪些?我個人的體會,第一個大的亮點恐怕就體現在這上頭。

大家知道,十八大以來,在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方面同過去相比,認識上有了很大提高。要說十八大以來發生深刻變化,取得歷史性成就,很重要的方面就體現在這上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十八大以來為什麼能取得那麼大的歷史性成就,為什麼會發生那麼深刻的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具體到扶貧來說,加強黨的領導,同樣也是重中之重。這是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之所以取得那麼大的歷史性進展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其中一個最基本的經驗。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總書記強調,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它的深刻道理就在這裡。

在脫貧攻堅中,怎樣才能堅持黨的領導,怎樣才能強化組織保証呢?從《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中,我梳理一下,最主要是抓住三方面。

一是,必須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要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証。這是我們的政治優勢,也是我們的制度優勢。總書記在這方面確實給全黨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我們知道,總書記十八大以后,第二次到地方調研,就到河北阜平考察扶貧。十八大以后,14個集中連片的地方,總書記都一一走到了。總書記說得很明確,他到這些地方調研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他又說,他在縣、市、省、中央工作的40多年時間裡,扶貧始終是他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他花的精力最多。對這個問題,他一直挂在心上。包括前不久他到廣東考察的時候,專門去看了貧困地區,他說:“我一直惦記著貧困地區的鄉親們,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我看到這兒的時候就很受觸動,我想總書記這麼忙,還花那麼多的精力,心裡始終牽挂著困難地區、困難群眾,確實給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怎樣抓扶貧,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二是,要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強化縣級黨委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的關鍵作用。

三是,抓好基層的黨組織建設。總書記早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貧情況的時候就說得非常明確,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考察期間,總書記專門同顧家台村的群眾和村委會、村黨支部進行座談,對怎麼加強扶貧工作、怎麼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總書記指出,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扶貧開發工作部署的戰斗堡壘。我們回過頭來看,為什麼這40多年,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這六年,我們扶貧開發能取得那麼重要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抓好黨建促扶貧。這條經驗要很好地發揚光大。在扶貧當中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這樣的話,發揮好了基層黨組織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對於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很大的推動作用。

脫貧攻堅,突出強調“精准”二字

主持人:我們知道,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是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的基本方略。下面,想請您結合《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談一談扶貧、脫貧為什麼要突出強調“精准”這兩個字?

陳理: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是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方略,是十八大以來總結的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很重要的內容,也是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理論和實踐創新的很重要的體現。假如要問,對十八大以來,對扶貧開發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想很多網友可能會想到“精准”這兩個字。這確實反映了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的突出特點,是很有時代特點的一個概念和內涵。我想,它同樣也是《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很突出的亮點,很重要的內容。

怎麼理解“精准”?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理解把握。

第一,脫貧攻堅,“精准”非常重要。用總書記的話來說,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之舉在於精准。總書記為什麼要這樣強調“精准”呢?我個人體會,過去我們搞扶貧開發的時候,可能一般性的要求、普遍性的要求居多,搞大水漫灌式的、搞大而化之式的扶貧多一些。總書記說,所謂貧有百樣,困有千種。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用手榴彈炸跳蚤不行。要拿出“繡花”的功夫。大家看,總書記這裡用的概念和詞語都非常精准。用手榴彈來炸跳蚤,確實起不到效果。南方人特別是江浙同志知道,“繡花”是很精細的一個技術活。

第二,“精准”兩個字的內涵到底是指什麼呢?我個人體會,所謂精准脫貧、精准扶貧,“精准”兩個字的關鍵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因村因戶因人施策,要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扶貧要扶到點上,也要扶到根上。總而言之,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增強針對性,增強有效性。

具體來說,“精准”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扶持的對象要精准﹔二是項目安排要精准﹔三是資金使用要精准﹔四是措施到戶要精准﹔五是因村派人、實際上是派第一書記,要精准﹔六是脫貧成效要精准。我們說的“精准”,主要包括這六個方面的內容。

第三,“精准”既然這麼重要,那怎麼才能做到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呢?我想主要是解決好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要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這是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第一位要解決好的問題,是精准脫貧、精准扶貧的前提。要通過現在各地普遍在做的建檔立卡的工作,把真正貧困的人口弄清楚,把貧困的原因、程度都弄清楚。這樣就為精准脫貧、精准扶貧、精准施策打下扎實基礎。

為什麼今天那麼強調要解決好對象識別的精准問題?我想,這也是總結了我們過去在扶貧開發的經驗提出來的。

我們過去貧困人口的數量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是國家統計局在抽樣調查基礎上推算出來的。它的實際結果是,我們國家哪個省哪個縣有多少貧困人口,大數我們是知道的。但是要說我們國家也好,省也好,縣也好,包括村,到底誰是貧困人口,其貧困原因是什麼,貧困的程度怎麼樣,這個就說不太清楚。為什麼過去的做法,是大而化之,為什麼是大水漫灌,為什麼實際效果不是那麼理想?恐怕很重要的原因就在這裡。我們扶貧的對象沒有精准識別出來,採取的一些措施隻能是一般化多一些、普遍性多一些,但是具體針對貧困對象,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針對性的辦法,這方面顯得就不夠。總書記強調精准識別這個問題很重要,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跟扣扣子一樣,第一個扣子一定要扣好。假如扣不好,沒有弄准貧困對象是誰,后面那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就談不上。病有病根,窮有窮根,我們一定要把病根、窮根先找出來,才能把藥方開對,這個病才能治得好,窮根才能拔得掉,其深刻道理恐怕就在這裡頭。

二是,要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前面實際上也提到了,我們要推進脫貧攻堅,關鍵還是要責任落實到人。所以,在誰來扶的問題上,要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這樣的管理體制,要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責任到位。

三是,要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要根據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因貧困類型採取不同的措施,採取不同的辦法,這樣有針對性地解決這個地區、這個困難群體的具體困難。

具體來說,就是要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哪“五個一批”呢?這就是,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大家看,這“五個一批”非常有針對性。比如,有的地方自然條件確實非常差,要搞基礎設施建設,通水、通電、修路,難度非常大,要投入非常多,但是效果不一定好。像這些地方的貧困問題,最后怎麼解決呢?就要通過易地搬遷,把這個地方的困難群眾搬遷到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生活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地方,通過這個辦法來解決自然條件比較差的地方的脫貧問題。還有,貧困人口當中,有一部分完全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這個數量大概有2000來萬,我們最后還是要通過社會保障來解決這部分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

四是,要解決好“怎麼退”的問題。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觀實際的貧困縣、貧困戶退出機制,努力做到精准脫貧。從實際情況來看,坦率地說,貧困縣不好聽,但是因為它有政策的扶持,實際上是有實惠或者有含金量的。所以,有些地方按照標准,可能已經脫貧了,但是不願意摘這個帽子。這當中,應該說也有一定的客觀實際情況。可能剛剛脫貧,基礎還不那麼穩固,還是希望政策能繼續保留一段時間。在實際當中,對於達到脫貧標准的貧困縣可以摘帽,但同時以往的相應政策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扶上馬,還可以再送一程,繼續鞏固它的脫貧成果。

對貧困戶來說也是這樣,也要進行一個動態的管理。你可能達到脫貧標准了,你從那裡面退出來,給予銷號,但是有些原來沒有進去的或者退出來之后遇有特殊情況,比如又生病了,又返貧了,也可以重新錄入進去,進行幫扶。我想,解決好“怎麼退”的問題,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就更有針對性,也更科學,更符合實際情況。

根本解決脫貧,需用好外力、激發內力

主持人:對於扶貧開發工作,用好外力、激發內力是必須把握好的一對關系,這個問題如何理解和把握呢?

陳理:用好外力、激發內力,確實是一對很重要的關系。唯物辯証法認為,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要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不管是貧困地區還是困難群眾,之所以貧困,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各方面條件、基礎差一些。要靠它自身來脫貧,確實有很大的困難。我們社會主義有制度優勢,我們給予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一些扶持幫助,讓他們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應該的。但是,假如隻有外力,沒有內生動力,可能解決一時的問題,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后勁,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所以,關鍵是,在用好外力的同時,還需要激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這樣把外力和內力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合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脫貧問題。

我想,這裡面可以分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怎麼用好外力。《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當中也說得非常明確,其中第四個專題就是論述“堅持加大投入,強化資金支持”問題,是用好外力很重要的方面。中央財政也好,省級財政也好,這是我們加大投入、強化資金保証的主體。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現在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這無疑會影響財政增收。但是,扶貧資金方面,不僅不能因為這個情況而減少,還應該明顯增加投入。從《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當中也看得非常清楚,書中披露了一個數字,在第92頁,有這方面四年的統計數字,從2012年底到2016年年底,增加了多少呢?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有1961億元,年均增長19.22%,其中2016年最多,有667億,增幅超過了43%。看得出來,中央在強化資金支持、加大投入方面,確實拿出了很大的力度。

另一方面,這本書第五個專題,是論述“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凝聚各方面力量來扶貧,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扶貧開發,不僅是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自己的事情,而且是我們全黨、全社會一個共同的責任。我們經常說,人心齊、泰山移。我們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的作用,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這樣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的氛圍和格局。這當中,有三方面的力量要注意發揮好。

一是,要充分發揮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力量。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要實現先富幫后富,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一個很大的政策措施。今天來說,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要從過去“輸血”這種模式更多地向“造血”這種模式轉換。東部地區有資金上的優勢,也有技術、管理方面的優勢。從中西部地區來說,也有它的優勢,比如資源比較豐富,市場也很廣闊,等等。要把雙方面優勢結合起來,特別是要通過產業扶貧的方式,讓雙方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這有助於實現中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要發揮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力量。很多機關、單位都有定點扶貧的任務,這是很重要的政治任務,各單位都是要從政治的高度來擔負起這樣的政治責任。

三是,要發揮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國家的成功做法,比如說怎樣創新我們國家的慈善事業,用好這方面的力量。再比如,不久前,總書記給“萬企幫萬村”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回信,一方面重申我們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不會變,另一方面對民營企業踴躍投身扶貧攻堅給予充分肯定。回信裡披露了一個重要的數字,到去年年底,全國有4.62萬家民營企業幫扶了5.12萬個村子。這是我們社會力量扶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都是剛才說的我們怎樣用好外力,從資金上、從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方面,從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方面,從全社會方面,來提供幫扶的問題。

從激發內生動力來說,今天更加重要。要特別注重發揮群眾主體的作用,激發貧困地區、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總書記到河北扶貧考察的時候說得非常明確,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強調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的明天。怎麼用好內力,怎麼激發貧困地區、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呢?我想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理解把握。

一是,要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回顧扶貧開發的實踐,不管是改革開放以來,還是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成就的取得,是全黨全社會包括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但今天也要看到,有的地方對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方面還不夠。出現了什麼現象呢?有的地方,干部著急,群眾不著急。干部在那裡干,群眾在那裡看。有一句很形象的話,靠著牆根晒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這種情況不利於脫貧攻堅的進行,也不利於推動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為什麼呢?我們經常也有這個話,叫救窮不救懶。不能把好的政策變成養懶人的政策。窮雖然會帶來很大困難,但可怕的是靠窮吃窮,等著別人來救濟,等著別人來施舍。假如沒有脫貧的志向,給你再多的幫助,隻能解決一時的困難,並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也不能管長遠。所以,《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這本書當中說得非常清楚,要把扶貧同扶志結合起來,要把群眾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要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發揚自力更生精神,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二是,要改進幫扶的方式方法。要改變簡單給錢、給物,給幾頭牛、幾頭羊這種做法,不能大包大攬,不能包辦代替。要採取什麼更好的辦法呢?比如,更多採取以工帶賑,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方式,組織動員貧困群眾參與幫扶項目的實施,多勞多得。你參加多了,付出多了,你得到的回報就相應多一些。還是要引導困難群眾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擺脫貧困,實現脫貧致富。

三是,要培養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技能,組織、引導、支持貧困群眾用辛勤勞動來實現脫貧致富。一些困難群眾,要麼文化教育水平比較低,要麼各種職業技能比較欠缺,影響到不管是種地、還是發展其他副業,也影響到去城裡務工,找工作也不是那麼好找,也不一定能找到那麼合適的工作。所以,我們還是要在培訓方面下大功夫。因為我們經常這樣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於漁。老話說,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也是這個道理。提高文化程度,有了一技之長,不管是留在當地還是外出務工,能找到脫貧致富比較好的方式和途徑。

四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抓好教育這個扶貧的根本大計。從培養下一代的角度,要讓農村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起碼是讓他學會一項有用的技能,不能讓我們困難群眾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要通過教育盡力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從現實情況來看,城鄉教育資源存在著一定差距。從這方面來說,各級黨委、各級政府要按照中央的精神,更好地讓城鄉教育資源均等化,特別是要向貧困地區做必要的傾斜,讓我們貧困地區困難群眾的孩子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從長遠來說,這是根本性的措施。

上面,從五個方面對《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裡面的主要內容向各位網友作了一個簡要介紹。雖然介紹的時間很短,但從五個方面的角度,從中可以體會到總書記扶貧方面的內容非常豐富、扶貧方面的論述非常深刻,這對於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堅戰,吹響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現在離打贏攻堅戰隻有兩年多不到三年的時間,不僅時間緊,任務也非常重。要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我們全黨全社會真抓實干、埋頭苦干,要通過學習《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深刻領會總書記關於扶貧方面的重要論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的部署上來,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奮力奪取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

主持人:非常感謝陳老師今天的分享,再次感謝。

分享到:
(責編:曹淼、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