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擦亮“不貪為寶”的為官底色

陳書

2018年11月02日09: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左傳·襄公十五年》講述了春秋時期宋國賢臣子罕的故事,宋國有人得到美玉,獻給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子罕“不貪為寶”的故事告誡我們,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和私心,始終保持廉潔自律的本色。追溯歷史,那些被世人推崇的官員無不具有“不貪為寶”的品格。東漢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懷金十斤來拜訪他,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清代張伯行一生歷任督撫要職,但他生活簡朴,衣服飲食,始終保持寒儒本色,不取屬地民眾一錢一物。古人這些清正廉潔的故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認真學習。

揆諸現實,一些領導干部私欲作祟,在各種誘惑面前定不住神、穩不住陣腳,被貪婪一步步引到了腐敗深淵。有的是僥幸心理太重,總認為自己的貪腐行為做得很隱蔽別人發現不了,認為自己沒有那麼倒霉,自欺欺人,掩耳盜鈴﹔有的總想著貪完這一次就“金盆洗手”,卻一次次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謊言陷阱中越陷越深,導致貪腐的胃口越來越大﹔有的做起了“兩面人”,明面上大講反腐,背地裡貪腐無度,殊不知如果我們不能牢牢地守住廉潔的底線,在欲望面前勇於果斷地“知止”,終究會讓自己掉入萬丈深淵。

古人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為官者要以“心若無物”的心態來對待不屬於自己的財物,干干淨淨為官,坦坦蕩蕩做人。我們隻有始終保持內心潔白如玉的廉潔色調,做到不為誘惑所動,不被外物所絆,把“不貪為寶”作為為官箴言,才能夠在為官從政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須知,官員一旦心生了貪念而不自省自律,就會被財物蒙蔽雙眼、被利益沖昏頭腦,勢必會讓自己所掌握的權力資源沾染銅臭味而一發不可收拾,要知道,任何貪污腐敗都是人民的公敵,都為人民和黨紀國法所不容。

為官者須擦亮“不貪為寶”的底色。我們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面對誘惑不心動、堅守底線不觸碰,切實管住手、管住口、管住腳,任何時候都不被外物和欲望所左右,不偏不倚地走好為官正道﹔要始終保持自警、自省、自守的為官自覺,時常給欲望“剪剪枝”“祛祛病”,及時鏟除各種私心雜念,不斷強化自律意識,提升抵御外界誘惑的免疫力,努力夯實清正廉潔的思想根基,永葆內心的那份純潔與干淨,守住為官從政的廉潔高地。

“不貪為寶”是為官者高尚的人格底色,蘊含著一種廉潔剛毅的精神品質和坦坦蕩蕩、堂堂正正的人格力量。我們各級領導干部要努力錘煉黨性修養、不斷強化規矩意識、始終恪守為官正途,弘揚正氣,積極向上,清正持敬,把“不貪為寶”大大地寫入為官從政路上,始終保持一名黨員干部應有的浩然正氣與高尚品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上,以勤政廉政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