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新時代如何提升領導干部的科學素養

金兼斌

2018年10月15日14:4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也進入新階段。在新時代和新階段,民眾的關切已經日益從溫飽等基本需求的滿足,轉變到追求更高生活質量和更好生活環境的階段,人們對社會生活中與科學、健康、環境和風險相關的問題日益關心。這對各級領導干部的領導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科學執政成為新時期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建設的題中之意。

一、領導干部的科學素養是科學執政的必要保証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社會在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文明成果的同時,也同時進入德國社會學家貝克所謂的“風險社會”。風險社會的一個特征,是關於人們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的諸多社會問題乃至爭議性事件背后,常常都有科學性元素扮演關鍵性角色。以幾年前全國多個地區圍繞PX項目選址所爆發的“鄰避效應”性質的群體性事件為例,有關民眾的關注和訴求中,無論是化工類企業對當地經濟和環境的風險—收益評估,還是對諸如PX這樣的化工產品的低毒還是高毒的認定,背后無不涉及環境和健康風險評估的科學性問題。在處理此類經濟社會問題時,有關主管部門領導需要對相關項目和產品的性質和性狀有正確的了解和把握。換言之,隻有對這些“底層科學事實”做到心中有數,領導干部在協調各方意見和訴求並進行決策時,才不會引喻失義舉措失當。領導干部的科學素養成為其科學決策、科學治理的必要保証。

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如何監管具有高度收益但同時也包含不確定性風險的技術及其產品,是現代國家治理中各級政府官員所面對的挑戰和問題,考驗政府官員的執政能力、社會責任以及智慧和勇氣。由於這些問題的復雜性,包括所涉及的科學原理和關鍵技術本身的復雜性,以及這些技術的社會應用及商業化對社會和產業、民眾健康、環境等帶來的影響的復雜性,使得政府官員在面對此類問題進行考量和決策時,自身必須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才能把握問題的本質,才能和各利益相關方進行有效對話並作出綜合權衡下的最優決策,避免出現技術無知和監管無方。在現代社會治理中,雖然未必每一層級的政府官員都需要成為專家型官員,但領導干部作為社會發展目標的確定者和社會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其科學素養的確已經成為事關其領導力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16—2020年)》明確提出,“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在各類職業人群中位居前列,推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更好地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領導干部的科學素養在普通公民的科學素養基礎上,應具有與其領導職能相關的更高層次內容,其側重點應該是面對復雜問題時進行整體把握、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的能力。

二、領導干部科學素養的核心內涵

科學素養有很多表述,通常用以描述公眾對科學所應了解的程度。除了對科學知識的了解,科學素養概念還包括對科學的本質、目標和一般局限的認識,以及對科學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認同,對科學與社會相互建構特別是科學的社會影響的認識。在很多語境下,科學素養也指公眾理解科學的程度。

在我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中,以“科學素質”來代替“科學素養”這一表述:“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有學者把上述科學素質形象地概括為“四科一能力”。這為我們辨析領導干部的科學素養概念提供了基本框架。總的來看,領導干部科學素養的核心內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具備與其工作內容相關的基本科學技術知識。不同的領導崗位職責,領導干部需要掌握、了解的科學知識的范圍和側重以及深度也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標准。除了一般科學知識,現在各級領導干部尤其需要了解和掌握環境、資源、人口以及新媒體、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和最新概念、術語和觀點。縱覽近年來網絡上涉及社會治理和管理的各類群體性事件或輿論熱點,不少議題都會涉及上述某方面的專業知識或概念,典型的如圍繞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和發展核能、興建PX化工廠等方面的討論。隨著新科技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新興信息傳播技術應用和服務深度嵌入民眾的日常生活,領導干部的知識儲備必須與時俱進保持動態更新和及時補充。

二是掌握基本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如果說科學知識的了解只是知其然,那麼,對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的掌握和了解將有助於領導干部面對復雜現象和問題時知其所以然。知識是干糧,掌握科學原理和方法則是獵槍,讓領導干部面對新現象、新問題時,能夠快速找到思考和理解的角度。值得強調的是,了解科學方法的本質,很大程度上關乎人們對風險和不確定的理解。現代社會本質上也是風險社會。很多技術和產品,“零風險”和要求“絕對安全”是不現實也是不合理的。圍繞轉基因和核能安全等方面的爭論,至少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爭辯雙方對科學研究結論的不確定性或項目風險的理解和期待差異造成的。領導干部面對這類問題和爭論,要想有正確的判斷力,必須增強自己的科學方法修養。

三是崇尚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科學素養的內核和源泉。近百年前,梁啟超曾對“科學精神”有如下闡述:“有系統之真知識,叫做科學﹔可以叫人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的方法,叫做科學精神。”作為人類文明和文化乃至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部分,科學精神表達的是一種堅持科學思想、遵循科學方法求真務實的處世處事態度,表現為求實創新精神、實証精神和理性精神等。對於領導干部而言,科學精神首先表現為其看待世界和社會現象,對待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其創新、求是能力的基礎支撐。科學精神也反映領導干部看待科學與社會關系問題,特別是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影響的理解。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和問題,領導干部需以求真務實的態度,依賴創新和科學方法來尋找對策,並奉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來看待科技的社會影響,而不能迷信權威和權力,把個人意志凌駕於真理之上,甚至不敬蒼生敬鬼神。

四是科學決策的能力。這主要反映了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在科學發展理念下,進行科學決策履行領導、管理職能的能力和水平。對於領導干部而言,科學決策的能力與其科學知識結構和水平、對科學方法的掌握和領會以及是否具有科學精神密切相關﹔但另一方面,也與其是否能夠利用好各種輔助決策資源開展有關領導工作有密切關系。特別是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科學數據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常常決定了一個領導干部在進行決策時的視野和格局﹔而是否能夠設計、建立一套確保其決策科學性、合理性的工作機制,既廣開言路,又民主集中,一旦出現問題有糾錯或糾偏機制,都關乎領導干部的科學決策能力。

綜上,領導干部的科學素養,包括各有側重但又不乏某種內在聯系的四個方面:與其領導職能的履行相關聯的一般科學知識和相關專業領域知識﹔理解科學原理,掌握科學方法,具備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知識結構的能力﹔崇尚科學精神,求真務實﹔最終集中體現在其科學決策能力上。

三、提升領導干部科學素養的途徑

從有關調查看,我國各級領導干部的科學素養總體水平還有待提高,結構還有待優化,不少干部對事關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前沿知識、理念還缺乏應有的重視和理解。領導干部科學素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是通過干部培訓和輪訓,及時普及和提高與各級領導干部實際工作有關聯性的科技發展前沿知識和理念。特別是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干部培訓中,應該有專門的科技發展前沿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普及系列講座。為了更有針對性,此類培訓最好能夠按干部的行業屬性進行分類組織,這樣有關科技前沿知識和理念的介紹可以更有針對性和深度。

二是大力弘揚我們黨善於學習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開展組織監督下的自我學習。各級領導干部承擔著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重要職責,肩負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要認清科學發展大勢、把握科學發展規律、統領科學發展全局、創造科學發展業績,所有這些都離不開讀書學習。在當今移動互聯無所不在的社會化媒體時代,各種優質學習資源十分豐富,各級干部管理部門和組織部,應大力倡導主動學習、終生學習,並通過適當的組織、監督乃至考核,幫助干部持續、系統地學習一些與其管理工作內容相關的科技知識和科學方法,切忌浮光掠影、快餐式的形式主義學習。

三是積極鼓勵干部之間相互學習。如今通過各種微信群等社交網絡手段,領導干部的日常生活也鑲嵌在各種各樣的圈層活動中。我們應該鼓勵領導干部時刻保持一種開放學習的心態,主動關注並積極汲取其網絡社交活動中所接觸到的各種與其管理領導職能相關聯的知識和經驗分享,特別是在領導干部之間,倡導學習前沿科技方面的知識、資料和經驗分享。應該特別鼓勵干部參與網上各種研究性、專題性交流探討,並通過實際參與各種具有科學元素的民眾關心的問題的討論,錘煉科學精神、掌握科學方法,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注意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這種適應新時代、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的專業領導能力的培養和獲取,離不開領導干部科學素養的建設和涵養。

(作者: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第10期)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