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洪君
2018年10月08日07: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內容提要: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樹立正確歷史觀,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麼樣,還要思考我們從哪裡來、現在在哪裡、將到哪裡去,善於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樹立正確大局觀,就要通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以及矛盾的各個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僅看到現象和細節,更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樹立正確角色觀,需要把從中國看世界與從世界看中國兩種視角統籌起來,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科學制定對外方針政策。
政策和策略是外交工作的生命。制定正確外交政策和策略的重要前提是正確認識把握國際形勢和時代潮流。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開創性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習近平同志強調,“認識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是一個極為重要且常做常新的課題。”他在許多重要場合深入闡述如何把握國際形勢,並總結提出:“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這為我們准確分析世界發展大勢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有效方法,為繼續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創新和實際工作水平提升指明了方向。
樹立正確歷史觀,准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潮流
觀察國際形勢,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麼樣,還要弄清楚發展趨勢,思考我們從哪裡來、現在在哪裡、將到哪裡去。這就要求我們善於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端起歷史望遠鏡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
回望最近100多年的世界歷史,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跌宕起伏而又波瀾壯闊的畫卷。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其他戰亂和沖突,還經歷了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人們最迫切的願望就是免於戰爭、締造和平,擴大合作、共同發展。同時,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帶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也日益增多,這些都推動人類文明不斷發展到更高水平。
回顧歷史,人們由於立場不同、認識水平不同,對國際形勢的看法和結論也迥然不同甚至截然對立。我們要樹立正確歷史觀,從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中抽絲剝繭,厘清各種重大事件的原委與始終,從國際政治風雲變幻和社會革命潮落潮起中認准時代發展潮流,從地緣政治沖突和發展利益博弈中把握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隻有運用正確歷史觀來觀察世界,我們才能理解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理解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人類社會孜孜以求的目標,認清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這個時代的潮流。
習近平同志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証明,無論會遇到什麼樣的曲折,歷史都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向前發展,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樹立正確歷史觀,就要尊重歷史規律,自覺推動歷史前進的車輪,若逆潮流而動必將被時代拋棄。我們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頭腦還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思維的老框框內,而應認清歷史趨勢,跟上歷史前進腳步,順應時代潮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起手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樹立正確大局觀,准確判斷國際關系變革趨向
縱觀人類歷史,世界發展從來都是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結果。依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事物的性質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因而,要看准、看清、看透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避免在亂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僅要看到現象和細節,更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樹立正確大局觀。
今天,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人民渴望和平發展、謀求合作共贏的意願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強烈,各國之間經貿聯系、人文合作、安全對話與科技交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活躍,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趨勢和特點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鮮明。與此同時,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諸如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民族主義、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思潮有所抬頭,人類社會面臨許多共同問題,需要攜手合作解決。
在這種形勢下,樹立正確大局觀首先要把握全局,通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以及矛盾的各個方面:既看到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的大勢,又重視大國關系深入調整的態勢﹔既看到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大勢,又洞察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變的動向﹔既把握國際環境總體穩定的大勢,又看清國際安全挑戰錯綜復雜的局面﹔既看到各種文明交流互鑒的大勢,又重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現實。中國共產黨人善於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抓住本質,從全局中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長遠趨勢。盡管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盡管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涌現,盡管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有新的表現,盡管文明沖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然而,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安全穩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正是基於這樣的大局觀,習近平同志作出科學論斷:“多個發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區逐漸形成,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發展。”
正是因為擁有這樣既符合時代要求又飽含辯証思維的大局觀,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社會的整體性、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發展利益的共同性等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能夠超越意識形態分歧、超越社會制度差異、超越民族文化認知、超越發展水平與時空距離,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契合世界各國對和平與發展的共同期盼,體現了中國追求實現人類共同繁榮發展的全球視野、廣闊胸懷和大國擔當。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人類文明發展大勢,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樹立正確角色觀,准確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我們觀察分析國際形勢,歸根到底是要為制定對外方針政策服務,為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服務,為給我國改革發展創造有利外部環境服務。這就要求我們把從中國看世界與從世界看中國兩種視角統籌起來,不僅要冷靜分析各種國際現象,還要把自己擺進去,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制定對外方針政策。隻有樹立正確角色觀,我們才能在充滿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的世界中保持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不被亂花迷眼、不被浮雲遮眼。
改革開放后,經過40年努力,中國同世界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都得到極大擴展,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有了實質性的重大改變,中國已成為推動國際格局發展變化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這不僅成為中國人民的普遍共識,也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共識。
中國同外部世界的關系發生如此重大的積極變化,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黨對我國在當今世界所處的歷史方位的認識越來越明晰。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中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更加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同外部世界的交往與合作日益廣泛和緊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更為深化。2016年9月,習近平同志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歸結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進程,並且指出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上。他指出:“我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敞開大門搞建設,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積極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中國同外部世界的互動持續加深,中國的朋友遍布世界。”中國在不斷融入國際社會的同時,也在不斷推動國際治理體系變革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秉持開放心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願意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受益,實現共同發展。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中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秋天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很快成為國際社會廣泛參與的合作平台,為世界共同發展增添了新動力。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角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作為世界最大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對自身的歷史使命、對中國的國際責任和義務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不管未來世界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在繼續深刻改變自己的同時,還將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世界,中華民族將為人類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為中聯部原副部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08日 07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