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全面提升網信軍民融合的國民意識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網信軍民融合》執行主編 顧升高

2018年09月27日13:5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網信軍民融合是軍民融合的重點領域和前沿領域,也是軍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加強網信領域軍民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網信軍民融合涉及面廣、影響力大,需要廣泛動員軍民商、產學研各界的廣泛參與,首要任務是全面提升全民的網信軍民融合意識,形成萬眾一心的磅礡力量!為此,結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契機,為實現第16期錢學森論壇聚焦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尤其建議加強國民意識教育,在網信軍民融合發展中突出培養“七種意識”。

一、網絡主權意識

網絡空間作為陸海空天之外的“第五類疆域”,是軍民融合的全新領域,國家實施網絡空間的管轄權,維護網絡空間主權,都離不開軍民融合,實現網絡國防和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才能讓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新時代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尤其是在移動互聯是“新渠道”、大數據是“新石油”、智慧城市是“新要地”、雲計算是“新能力”、物聯網是“新未來”的網絡時代,中華民族面臨千載難逢的信息化機遇,但也必須面對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應對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存在的現實和潛在風險,以“人人都在邊防線、個個都是安防員”的網絡責任感,用人民群眾的實際行動,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始終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網絡發展意識

包羅萬象的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命運共同體,蘊含著新質生產力,不僅重新定義了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更成為世界發展的革命性力量。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許多技術和產品軍民通用性強。網信事業高質量推進,既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能為軍隊信息化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在更大的范圍內,讓更多的人民群眾認識到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將國家領導人網信軍民融合發展的號召力,轉化為萬眾一心的執行力,才能讓世界第一網絡大國的規模優勢,轉化為建設網絡強國的質量優勢。

三、網絡安全意識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讓“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意識深入人心,讓“網絡信息人人共享、網絡安全人人有責”的意識落地生根,這是舉行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目的所在,也是網信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既要學會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述網絡安全風險,講述網信軍民融合的模式,也要善於用群眾看得清的實力化解網絡安全風險,用網信軍民融合的力量讓人民在網絡空間有更多安全感,讓網信軍民融合的成果真正惠及你我他。

四、網絡文化意識

網信軍民融合面對的是生產生活新空間、國家治理新領域,也是億萬網民精神新家園。目前我國網民已經超過8億,在網絡空間中華文明傳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決定性地位。應該加大網絡輿情工作力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8月21日至22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所要求的,“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我們要讓廣大網民在互通互聯的網絡空間發揮作用,使每一條網線都是網上“新絲路”,每一個聲音都是網上“駝鈴聲”。網絡空間為我們提供宣揚中華文化、借鑒世界文明前所未有的新平台的同時,也要看到,網上意識形態斗爭也日趨激烈,急需軍民融合團結如一人,打響網絡空間新時代的文化保衛戰。

五、網絡法制意識

網信軍民融合發展中加強法制意識培養,既要讓網絡空間晴朗起來,大力宣傳上網、用網行為規范,引導人們增強法治意識,做到依法辦網、依法上網﹔也要提升網絡空間規則制定權和話語權,塑造國際網絡空間良好秩序﹔更要支持網絡國防建設,認識網絡空間、網絡邊疆的特殊性,為網信軍民融合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制環境。為此,應該在《網絡安全法》的基礎上,盡快完善網絡空間法制體系,讓網信軍民融合相關法規制度更加完善,讓人人成為網信軍民融合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

六、網絡國防意識

網信軍民融合的根本目標就是實現網絡國防和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在“全球一網”的時代,面對網絡強國大幅擴充網絡戰部隊、網絡空間軍事化加速的趨勢,我們既需要國際層面的文化實力、國家層面的法制效力,更需要軍隊層面的軍事實力。同時,我們要看到,網絡空間“高手在民間”的情況更為顯著,廣大人民群眾既是網絡國防建設的堅定支持者,數字中國建設的勤勞實踐者,其中也會不斷涌現可以為國防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的佼佼者。為此,我們要盡快普及網絡強國義務教育,梳理網信軍民融合理念。隻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有持續的力量支撐,從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做網絡空間和平發展的中流砥柱。

七、網絡合作意識

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不會改變。尤其是在網絡空間這個全球聯通的新興領域,建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是中國人民和政府的根本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就是網絡空間國際合作的中國方案。建設“數字絲綢之路”,是我們網信領域國際合作的基本抓手。但與此同時,還必須認識到,面對網絡霸權主義、網絡恐怖主義、網絡自由主義和網絡犯罪等諸多共同風險,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唯有加強合作,通過軍民融合,才能凝聚力量、同舟共濟、贏得未來。

(來源:《網信軍民融合》2018年8月刊)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信軍民融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