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加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

徐令義

2018年09月27日11:1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將脫貧工作提升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黨的十九大后,黨中央又將精准脫貧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的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形成了思想深刻、內涵豐富、體系完整的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這一重要戰略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要切實加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專項治理。2017年10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嚴肅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批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高度重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把專項治理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專題研究部署,堅持以上率下,深入基層調研督導,有效扎實推動工作,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上下聯動深入抓的工作格局,取得了初步成效。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的專項治理工作還存在著差距和不足,需要從“七個抓”上努力。

一、抓思想認識

做好專項治理工作,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自覺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挂脫貧攻堅,連續6年深入深度貧困地區開展脫貧攻堅調研、召開座談會、與時俱進提出工作要求。總書記每到貧困省區市,脫貧問題都是他講話的重點內容。相比之下,當前一些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還有差距,有的還僅僅把脫貧攻堅、專項治理當作一般性的工作任務,政治站位不高,需要從政治性和普惠性兩個角度來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所謂政治性,就是要看到脫貧攻堅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是重大政治任務﹔要看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重要標志﹔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與此相對應地,專項治理工作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是確保黨的扶貧政策、扶貧資金全部用到貧困戶上的重要舉措,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紀律保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的政治任務,是重大德政工程。

所謂普惠性,就是要看到脫貧工作是牽涉千家萬戶的工作,為扶貧脫貧提供紀律保障同樣涉及千家萬戶。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一些地方針對過去土地承包和分配中的歷史遺留問題,集中組織開展土地專項清理,回收再分配土地、公開發包、公開土地流轉,收回十余億元承包費全部用於脫貧攻堅,使數十萬貧困人口受益,得到廣大群眾熱烈擁護。類似這樣的有傾向性、針對性、普惠性的工作,要下大力氣,發現一個解決一個,不斷提升群眾的普惠面。反過來看,如果一個干部收受一個老板100萬元賄賂,孤立看是這個干部與這個老板的問題,但損失的可能是國家、集體的利益,對老百姓而言相對比較抽象﹔但如果一個干部貪污扶貧款100萬元,可能就傷害幾百上千戶貧困戶的共同利益,人民群眾就會對黨的脫貧政策、對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產生懷疑,動搖黨脫貧攻堅的群眾基礎。這就是扶貧脫貧和專項治理工作的普惠性。當前脫貧工作還要特別注意一點,就是要在“普惠性”的“普”字上下功夫。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不能降低標准,也不能大水漫灌、吊高胃口。

脫貧工作和專項治理工作絕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任務,而是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事關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政治性、普惠性工作。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的要求,堅決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群眾基礎。

二、抓主體責任

總體而言,近兩年各級黨委特別是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履行主體責任的意識明顯增強。但同時,也存在兩方面突出問題。

一方面,個別領導干部不僅不履行主體責任,反而在扶貧領域搞腐敗。有的被查處的黨員領導干部在扶貧工作中隱瞞存在的問題,對上級搞“內外有別”﹔對貧困群眾不上心、不關心,甚至麻木不仁,毫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為分管扶貧工作沒意思、不想干,消極對待,敷衍了事﹔利用掌管資金、項目的便利以權謀私﹔在一些省區市,深度貧困地區反而成為腐敗案件的高發地。這充分說明,近年來國家扶貧脫貧投入大,項目多,資金投放密集,很容易成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還有的是搞虛報冒領、揮霍浪費、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微腐敗”。比如,有的為貧困戶辦事拿“跑腿費”“辛苦費”“好處費”﹔有的憑借權力向貧困戶借款長期不還,造成貧困戶建房缺資金、生病沒錢治﹔有的將自己的親屬、親戚違規納入低保扶貧范圍。這些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雖然數額不大,但性質十分嚴重,影響極為惡劣。在扶貧領域搞腐敗,是向最為困難的人伸手,天理難容。無論是大腐敗還是微腐敗,中央紀委的態度非常鮮明,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

另一方面,少數領導干部抓主體責任浮於表面、不深入不具體。比如,有的地市黨委書記對主體責任的認識還有差距,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工作還停留在做批示、做指示的“宏觀”層面,還認為專項治理工作僅僅是紀委的事,還沒有上升到黨委的工作層面,還沒有經常聽取匯報、點名道姓指出問題,在直接抓、親自領導上還要改進和提高。縣、鄉兩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有的甚至抓得更為“宏觀”。從調研情況看,很多縣委書記沒有認真坐下來專題研究專項治理工作,談不出一整套工作思路和舉措,寄希望、依賴於紀委抓的心理十分明顯。主體責任、監督責任是具體的,需要具體抓,抓具體。各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一定要深入研究問題,親自謀劃工作,分管扶貧工作的黨委、政府負責同志,更要直接關心、親自過問專項治理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指導,給紀委出點子、交任務、壓擔子,把主體責任落細、落實、落具體。

三、依靠黨委抓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之所以成效卓著,“歸其根本得益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意志品質頑強、領導堅強有力”。同樣,開展專項治理工作,要緊緊依靠黨委的堅強領導。黨章明確規定,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協助黨的委員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這是紀檢監察工作一個至關重要的工作定位。一個地方紀委的工作力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同級黨委的堅強領導和有力支持。近年來,省級黨委普遍高度重視紀檢監察工作,有的省委書記親自為省紀委撐腰壯膽,省紀委也敢抓敢管,有力地推進了專項治理。當前的主要問題是,紀檢監察機關越往下,工作力度、執紀能力也層層遞減,更需要緊緊依靠黨委政府的支持,更需要上級黨委紀委一級帶著一級干。對於重點工作和典型案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特別是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要多向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請示匯報,爭取黨委和上級紀委支持,把黨委和上級紀委的要求轉化為工作責任,把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落實好。

四、“專”起來抓

專項治理之所以“專”,是重點論的集中體現,就是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從日常工作中單列出來專門抓,做到專門調查、專門統計、專門研究、專門部署、專門巡視、專門整改。2018年年初,中央紀委已經要求各省區市紀委要建立貧困縣紀委書記一年兩次例會制度,省級紀委要把本省所有國定貧困縣的紀委書記以及相關地市、職能部門的負責同志召集起來,交流經驗、指出問題、改進工作。中央紀委要求各省區市以縣為單位,一個季度上報一次每月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案件的情況,不僅要有台賬和數據,還要報告簡要案情,中央紀委要進行統計分析,從中找出問題,傳導工作壓力。這就是特事特辦、專事專辦,把專項治理“專”起來抓。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也應該有“專”起來抓的力度、一抓三年的強烈意識和韌勁,將專項治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實。當然,各種監督檢查也要講求實效,黨委政府要抓好統籌,不能讓基層忙於迎評迎檢、填表報數、疲於奔命。

五、抓縣鄉村三級

脫貧摘帽,主要是摘貧困縣、鄉、村、戶的帽。專項治理工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看縣、鄉黨委政府紀委以及村黨支部的工作情況。縣鄉村三級干部,接觸群眾最為廣泛、最為密切,絕大部分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發生在基層、發生在群眾身邊,解決好扶貧領域的矛盾和問題,縣鄉村三級也最為有力,需要圍繞各自的工作重點,精准發力。

縣委的工作重點,在於盯項目、盯資金、盯基礎設施、盯干部作風。盯項目,主要是盯緊產業扶貧、易地搬遷等項目,做到全流程監管。特別是產業扶貧項目決策,是扶貧脫貧工作中最難的,要立足當地,因地制宜,面向市場,考慮長遠,在脫貧“扎根”上做實文章。這當中就有產業項目落地實施,是否依紀依法依規的問題。盯資金,主要是盯緊資金的分配、發放、監督,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都要監管到位,做到公開、公正、民主,做好業務監管、執紀監督,接受群眾監督。盯基礎設施,主要是盯緊招投標、建設過程和工程質量。當前最普遍的問題是有的縣委書記覺得幾萬、幾十萬的小項目,交給鄉裡落實就好,表現出“重推進、輕監管”的傾向,有一定的麻痺大意思想。盯干部作風,就是要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縣委書記的重要責任是管黨治黨,是干部選拔任用的第一責任人,要把扶貧脫貧中涌現出來的好干部用起來,要把腐敗分子抓起來,要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惡習壓下去。盯住這四個重點,縣委的扶貧脫貧工作就抓住了要害。

縣紀委的工作重點,在於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作風問題當作重中之重。要形成直接查的思路和舉措,不要搞力度不大、效果不佳的轉辦、交辦、督辦,而是要一件一件研究調查處理的方案,組織力量直接查辦,提高查辦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要把鄉鎮紀檢干部統籌起來,解決人員少、力量弱的問題。

鄉鎮黨委、紀委更貼近群眾,要針對轄區內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拿出有本地特點、符合本地實際的舉措來。比如有的貧困地區針對群眾文化程度低、交通不便的情況,開展“集市接訪”“上門求訪”工作,拓寬群眾信訪舉報渠道。類似這樣的工作,鄉鎮一級一定要多走出辦公室,走到群眾中去,想辦法、出實招,不搞千篇一律。

村是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要發揮引領群眾、落實政策的作用。各級黨委紀委在開展專項治理工作中,要把加強基層黨的領導、黨的組織建設作為重要任務,通過查案來“查”黨的組織建設、來“建”黨的組織建設、來培訓基層干部特別是少數民族干部,既要盯著人,也要盯著組織。從上往下看,看基層組織作用發揮得怎麼樣,戰斗力、凝聚力強不強﹔發動群眾從下往上看,看鄉村基層組織是否為民、務實、清廉。

六、抓部門聯動

專項治理工作既涉及縱向的省、市、縣、鄉、村五級黨組織,也涉及橫向的方方面面,必須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的合力機制。當前專項治理工作普遍存在單一化的問題,即:紀檢監察機關一頭單兵突進,但相關部門各負其責、有力協同不夠。專項治理工作應該由紀檢監察機關牽頭“統籌”,但不是紀檢監察機關“統包”﹔專項治理工作不是紀檢監察機關一家的事,需要各方面共同發力,比如,政府的發改、財政、扶貧、教育、衛生、水利、民政、農業等各個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切實履行審核監管職能,既要抓業務,更要抓廉政,發現問題及時移送、通報給紀檢監察機關。黨委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一定要克服抓業務與抓廉政“兩張皮”的思想,要主動發現問題,主動支持紀委開展專項治理,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機制。

七、抓作風轉變

所謂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腐敗要查,作風要改”,二者不可偏廢。轉變作風,最為關鍵的就是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從調研情況看,一些干部不作為、慢作為或者亂作為的情況還比較普遍。比如,一些地方簡單照搬照抄上級文件,改頭換面就發下去,沒有真正把具體省情、市情、縣情、鄉情擺進去,沒有把自身職責擺進去,沒有把本地區工作的特點和難點擺進去,沒有把具體工作現狀擺進去,沒有“時間、地點、人物”,沒有提出有針對性的工作要求,沒有把“北京話”轉化成“本地話”。再比如,有的部門為了按時完成上級的考核任務,不做深入細致的基礎性工作,像手上有塊燙手山芋一樣,將項目趕緊安排出去、資金趕緊花出去﹔有的縣委書記到聯系的貧困村就去過一次,拍了照片和錄像就走了﹔有的鄉黨委書記一問三不知,一說到具體問題就寄希望於村黨支部書記“救場”“補台”﹔有的干部盲目樂觀,對今年完成脫貧任務,還能說出個一二三,但對今后兩年如何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貧困戶返貧,還缺乏深入研究思考。

作風不實的問題在紀檢監察機關同樣存在。轉變作風,紀檢監察機關一定要首先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繼續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三轉”工作,在三個方面突出“實”字。

一是謀劃工作要實。有的地方一年開不少會議,至於會議的效果怎麼樣,沒人說得清楚。會議太多、文件太多、機制太多、軍令狀太多,很容易把“不落實”掩蓋起來,很容易上面熱熱鬧鬧、基層冷冷清清,表面上風風火火,實際上平平淡淡,這也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領導干部要切實“謀定而后動”,在“謀事要實”上下功夫﹔要少開會發文、多解決問題、重教育引導。必須開的會、必須發的文件,也要有內容、有質量、有指導性,真正使工作謀劃實起來,真正起到推動工作的作用。二是在干部教育培訓、能力提高上實起來。加大干部教育培訓的力度,除了常規的培訓班以外,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已經查處的問題和案件,搞案例式現場教育培訓,使教育培訓實戰化。比如,某個鄉連續若干違紀違法問題被查處,縣紀委就可以把其他鄉鎮紀委干部集合起來,到這個鄉裡去開展現場培訓,講怎樣發現的線索,講怎樣組織的核查,講怎樣做出處理,講怎樣搞好警示教育,講整個辦案的流程和效果。紀委書記要多做這方面的工作。同樣,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也要多做這方面的工作,用同類人、同類事和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干部。要使培訓深入進去、效果扎實起來,使干部能力在實踐中增強、本領在實戰中提升。三是在通報案件、警示教育上實起來。比如,很多地方在省報、省電視台、微信平台上通報曝光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這樣做表面上是落實了中央紀委要求,實際上發生問題的貧困村有的連電視都看不到,對本村的干部群眾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縣、鄉黨委紀委要認真抓好案件通報和警示教育。凡查處的縣級干部,要在縣一級通報,開民主生活會,大家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開展對照檢查﹔凡是查處鄉鎮一級的干部,要在全縣鄉鎮通報﹔凡查處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的,要在全縣村一級通報。總之,要用“同類通報、同級通報”的辦法,用身邊的典型案例教育身邊人,讓該吃藥的人吃藥,起到查處一個案、教育一大片的作用。

紀檢監察機關在加強和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上,擔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和重大的政治責任,這是紀檢監察機關最關鍵的政治職能,要長期堅持、不斷深化。紀檢監察機關要在扶貧領域完成歷史使命、履行政治責任,必須抓住“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的有利契機,在黨委的堅強領導和有力指導下,在各職能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把專項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徐令義,中央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副主任)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9期)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