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興
2018年09月13日07: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屬於人民的文化,就要到人民中尋找源頭活水,這是少不了的“輸入”﹔服務人民的文化,更要在聯結人民的過程中革故鼎新,這是很必要的“輸出”
頭頂藍天白雲,腳踏綠茵草地,悠揚的長調、神奇的呼麥、絢麗的馬頭琴,一首首民族歌曲、一段段優美舞姿……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的演員們盡顯才華,不時引來觀眾陣陣喝彩。筆者日前在當地採訪時了解到,以烏蘭牧騎為代表的基層文化隊伍,滿足了群眾文化之需、展示了草原文化之美。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回信烏蘭牧騎隊員,勉勵他們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指出“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60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的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75支烏蘭牧騎無不有著從勒勒車、拖拉機到大巴車的演出經歷。在群眾中扎根生活,有頂著風淋著雨的艱苦時刻,卻也會被鄉親們矚目與渴望的眼神化出甜的滋味。同樣,演員就是群眾,群眾便是演員。以西烏旗的烏蘭牧騎為例,95%的演員都是當地人,創編節目就是生活本身,頗受歡迎的歌舞劇《烏日蘇勒圖》就改編自當地的長調民歌。正因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樣的文化隊伍才不失優秀傳統、無愧百姓底色。
長期以來,“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台”,是烏蘭牧騎走進基層、深入群眾的生動體現。沒有高大的聲光電舞台,沒有華麗的服化道具,只是一群身著民族服裝的演員與觀眾在同一地平線上,就連目光也在一條水平線上,隨著歌聲、舞蹈同頻互動。文化的力量經由質朴的演員們,直接傳遞到廣大牧民中,讓歌聲唱響廣闊草原,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這種文化獲得感,來自每年百余場的演出,平均三天就演一場。一支40人左右、每人至少會兩三個節目的烏蘭牧騎,就是在一次次下鄉、一場場表演中,完成了與作品、與牧民、與草原的對話。每一次表演都是一趟文化之旅,因為廣泛參與,所以活力不減﹔因為下接地氣,所以長盛不衰,這列草原之路上的“文化專列”得以越開越遠。
實際上,為群眾送去歡樂和文藝,向百姓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這樣的“文藝輕騎兵”不在少數。早年間的電影放映員開車下鄉,在村口搭幕布,給村民帶來光影享受﹔在長江流域,一些地方組建“文藝傳習隊”,作為演員的群眾用自編自導自演的方式向鄉裡鄉親講故事、說政策﹔在貴州,一個“田野相聲”二人組為偏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演出,不僅“讓相聲重新在基層煥發活力”,而且讓紅色文化的嫩芽長成參天大樹。文藝屬於人民,更要把文藝作品帶給人民、惠及人民,這不僅需要政府、社會的關注與支持,更離不開一支支“文藝輕騎兵”的參與和堅持,文化蒲公英的種子在不經意間的吹散中漫天飄揚、遍地生根。
現實中有的文藝作品之所以出現有人演而沒人看、有人想看卻沒人來演的現象,往往是因為文化供需上失衡了。屬於人民的文化,就要到人民中尋找源頭活水、創作靈感,這是少不了的“輸入”﹔服務人民的文化,更要在聯結人民、書寫人民的過程中接受評判、革故鼎新,這是很必要的“輸出”。可以說,新時代的文化守望與文化自信,正是在雙向互動中厚積起滋養人、陶冶人的文化土層,也更能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信心。
西烏旗烏蘭牧騎的阿榮隊長說,現在年輕觀眾越來越愛看表演了。她自己從小喜歡、羨慕烏蘭牧騎,最終從訓練班隊員成長為隊長。唱響新時代的文化之歌,擔子在年輕人身上,一代又一代接續相傳,文藝發展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3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理上網來·奮進新時代 · 重要評論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