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區域合作新模式

新知新覺:“上海精神”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劉素霞

2018年09月04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成立17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始終秉持“上海精神”,不斷鞏固成員國政治互信,大力推進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合作,已經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當前,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人類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發展既充滿希望,也面臨挑戰。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要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大力弘揚和踐行“上海精神”,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新動力。

“上海精神”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和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國提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不僅是我國一貫奉行的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同時也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成為規范和發展國際關系的重要遵循。本世紀初,為了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在“上海五國”機制基礎上,上海合作組織應運而生,並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上海精神”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新的歷史時期、在區域合作組織中的新運用。在合作實踐中,“上海精神”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共同認同的情感紐帶和合作准則。

“上海精神”是關於新型國際關系、區域合作新模式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上海精神”是源於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和精神財富,已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的靈魂。早在2013年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就提出把上海合作組織打造成成員國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使其成為成員國共謀穩定、共同發展的可靠保障和戰略依托。2017年,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上海合作組織要構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與共、安危共擔的命運共同體。在今年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構建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並為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項建議。秉持“上海精神”,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上海合作組織已發展成為國與國平等交流合作的樣板,成為關於新型國際關系、區域合作新模式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

“上海精神”超越了文明沖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陳舊觀念,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以“上海精神”為指引,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相互尊重、互信互利,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謀求共同發展,構建起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建設性伙伴關系,開創了區域合作新模式,為地區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上海合作組織合作機制為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的國家和諧共處提供了范例。實踐充分証明,國際關系可以也應當超越文明沖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陳舊觀念。正因為超越了這些陳舊觀念,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上海精神”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目前,上海合作組織除了8個成員國,還有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伙伴,並同聯合國等國際和地區組織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隻要始終弘揚和踐行“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組織必將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04日 07 版)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