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森
2018年08月16日10:3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鄉鎮辦公樓嗎?”最近,鄉鎮公務員的朋友圈總是能見到深夜下班的同志隨手拍一張依舊亮燈的辦公樓做紀念。基層公務員壓力山大早就成為常態,有專家在對山西省33個鄉鎮的305位干部的調研中,發現87.5%的人認為自身因壓力過大而存在心理焦慮。
美國心理學教授麥格尼格爾就指出:“最幸福的人並不是沒有壓力的人,而是那些壓力很大,但把壓力看作朋友的人。被正確對待的壓力,是生活的動力,也讓生活更有意義。”如何看待壓力,也是能夠影響健康、幸福和成功的核心信念之一。所謂“若其心正,則其效彰”,與其被壓力趕著跑,不如主動和壓力一起跑。
“無痛則無肌”,良性的壓力能夠催人奮進。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滅吳復國,成就一方霸業﹔鐵人王進喜秉持“井沒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的人生格言,僅用三個月就拿下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油田﹔改革開放前夕,鄧小平頂著“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的巨大壓力,開啟了激蕩中國、震撼世界的偉大變革。
承受壓力,既需要心理方面的“軟修為”,更需要干事本領的“硬肩膀”和專業精進的“金剛鑽”。如果一遇到難題就捉襟見肘、束手無策,“心中一團火,腦中一團麻,辦事一團糟”,哪能不“壓力山大”。減輕這一類壓力,必須先錘煉自己擔當的“肩膀”。今天的干部要是沒有“兩把刷子”,就沒有底氣,也就更難有擔當作為。
要辯証地看待“壓擔子”這一種激勵方式。敢壓擔子,有助於激發干部的自我效能感,從而激發奮發作為的強大動力。然而,壓力的“層層加碼”也容易讓基層干部不堪重負、疲於應付。在這過程中,應當把握好適度原則,減少無謂的“一票否決”,讓干部能真正把精力集中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主責主業上。同時,壓力的激勵也在於把好“方向盤”,讓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任用。“勞有所得”有助於壓力的合理轉化,維護干部群體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要注重在工作上關注、心理上關懷、生活上關愛,建立全覆蓋的談心談話制度,及時了解干部的思想狀況和工作狀態,幫助其紓解情緒、解決困難。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學會和壓力做朋友,將當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帶給我們的巨大壓力,轉化為“中國號巨輪”破浪前進的不竭動力。
相關專題 |
· 網評精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