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興平
2018年08月06日09:1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領會這一思想的精髓,探討“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哲學意蘊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以人民為中心”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一脈相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1]。自從人類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任何一種主義、思潮、理論都是特定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利益的反映和訴求,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因此,為誰服務、以誰為中心作為觀察和思考問題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就直接地反映出這種主義與理論的世界觀。從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那一天開始,“為全人類解放而斗爭”就成了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價值使命。《共產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如果說“人類”的概念還比較抽象,那麼在特定歷史時期需要解放的“人類”就體現為代表歷史前進方向、推動歷史進步的絕大多數人。馬克思始終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把人類從被壓迫、被剝削的狀態下解放出來,他不但要解放處於被壓迫、被剝削狀態下的無產階級,還要解放同樣處於被壓迫、被剝削狀態下的資產階級。“資本家完全同工人一樣地處於資本關系的奴役下,盡管是在另一方面,在對立的一極上。”[2]
如果說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社會主義尚未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人類”的概念多少有幾分抽象的色彩,那麼自從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后,抽象的“人類”就轉化為具體的“人民”,“以人民為中心”就不再是一句抽象的理論口號,而是轉化為無產階級執政黨的政治實踐。列寧在《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一文中指出,“人民”作為政治口號,是指在特定時代與形勢下能夠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絕大多數人,其政治宣傳與鼓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裡沒有抽象的人民,隻有現實活動的階級的群體的集合。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后,中國共產黨人歷來把“人民”的理念根植於心,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把“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黨的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始終強調要以人民群眾贊成還是反對作為各項政策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把“以人民為中心”的世界觀表達得全面、充分而透徹。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具體實踐
歷史唯物主義有一個根本性的命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在歷史主體論問題上的回答。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因為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表現為生產發展的歷史,作為踐行生產方式主體力量的人民群眾就是歷史發展的主體力量。人民群眾首先是通過物質生產活動,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階級斗爭、社會改革和社會革命來創造歷史。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還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正因為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所以一切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在其政治實踐中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為誰服務的問題是衡量一個政黨性質的根本問題,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還是為少數人、小集團謀利益,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與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歷史上一切剝削階級的政黨,都是把“人民”作為一塊意識形態的遮羞布,把人民作為榨取一切財富與利益的機器,而無產階級政黨則恰好相反,它不是把人民當工具,而是在領導人民為人民自身(包括黨員)謀解放謀幸福的偉大事業中把自己當做工具(仆人)。中國共產黨黨章明確規定,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屬性的本質要求。
“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時代表達
“以人民為中心”既是一種世界觀,又是一種方法論,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有機統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從方法論層面理解“以人民為中心”,必須把握兩個層面:
一方面,“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的思維聚焦點。這就是說,作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必須把“人民”作為政策設計與制度架構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立場問題。這個聚焦點錯了,就是出發點錯了,就是立足點錯了,我們的一切發展就違背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就會偏離社會主義的軌道。資產階級政黨的聚焦點是“資本”,無產階級政黨的思維聚焦點是“人民”,馬克思主義政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來觀察、分析與思考一切。中國共產黨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某些利益集團而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是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和中華民族的復興。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說明我們所謀求的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公平、生態良好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另一方面,“以人民為中心”又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具體工作方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做到:第一,要始終把人民群眾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體力量,相信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第二,要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人民群眾是黨和國家制度與政策的直接感受者,是社會生活最深刻的體驗者,因此,理論與制度創新的偉大智慧存乎於人民群眾之中,隻有扎根於人民群眾,黨和國家的理論與制度創新才具有永不枯竭的源泉。第三,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評價全面深化改革得失成敗的判斷標准。
(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2).
[2]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9.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8期)
相關專題 |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