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
2018年04月25日14: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機關工作,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又不是領導,沒什麼權”“這不屬於我的管理范圍,沒權”……乍一看,說這些話的人似乎是嚴守紀律,沒有越俎代庖。實際上,現在有些領導干部如此說卻暴露出機關裡的一種“軟拒絕”。
“我又不是領導,沒什麼權”的語境一般出現在解決棘手問題、拿主意、拍板、簽字時。說這句話的潛台詞往往是“你找錯人了,這不歸我管”。表面看,這是各司其職,但實際上所謂的“沒權”不過是推脫責任的借口,是權力觀出了問題。少數領導干部隻想攬權,不願干事,隻想組織提拔、委以重任,但有權不履責,碰到問題時,說自己“沒權”,不解決,遇到矛盾繞著走,“寧可少一事不願多一事”。
哪些領導干部愛說“沒權”呢?第一種:“羨慕權力”者。這種人時常把“沒權”挂在嘴邊,見組織、見群眾張口閉口“沒權”,無非是告白“我若有權,我一定會干得漂漂亮亮”;第二種:“嫉妒權力”者。這種人,多為副職,受到權力“排擠”,對領導心生怨恨,故而借機泄私憤,把責任往領導身上推“我就是一個閑職,去找掌印的”;第三種,“玩弄權術”者。這種人,權力不大,說“沒權”,不過是故弄玄虛罷了,“你不是啥都找領導嗎,找我干嘛”。
拔除“軟釘子”,徹底解決“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的作風問題,一直是我們黨努力的方向。動輒說“沒權”,以此作為不敢擔當、不願作為的遮羞布,是推諉扯皮作風的新變種,其消極影響不容忽視,如果不加遏制,任其在機關飄蕩,則貽害無窮。要知道,所謂的“沒權”,並非真的是“沒辦法”。而是不想搭理,懶於搭理。但,問題終須有人來解決。如果個個都“沒權”,一番推諉、踢皮球之后,不僅讓群眾“很受傷”,而且嚴重影響機關形象,不僅“耍瘋了沒權的”,而且也累垮了干事的。
權力無論大小,都是拿來為人民服務的,小權力也有大作為。村支書黃大發,權力不大,卻帶領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钎、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培斌,不過是山西省陽高縣龍泉鎮司法所所長,卻調解千件民事糾紛,制止了上百次群眾性械斗,被當地群眾稱為“李司法”。由此可見,決定工作效果的不是什麼權力,而是責任心。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破除“沒權”怪象,需要廣大領導干部“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公仆”意識,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家事”,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不管有權沒權,權大權小,一定要把服務做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